2008年4月,《家用和類似用途的制冷器具》標準(以下簡稱修訂標準)召開了最后一次討論審定會議,隨后迅速報批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并有望在2008年年內出臺。據參與標準制定的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大家電事業部部長楊超介紹,此次標準修訂主要是針對GB/T 8059.1-1995 《家用制冷器具 冷藏箱》(等效采用ISO 7371:1995)、GB/T 8059.2-1995 《家用制冷器具 冷藏冷凍箱》(等效采用ISO 8187:1991)、GB/T 8059.3-1995 《家用制冷器具 冷凍箱》(等效采用ISO 5155:1995)、GB/T 8059.4-1993 《家用制冷器具 無霜冷藏箱、無霜冷藏冷凍箱、無霜冷凍食品儲藏箱和無霜食品冷凍箱》(等效采用ISO 8561)4個標準,修訂后,這4個標準已經合并為《家用和類似用途的制冷器具》1個標準——這種改變來自于國際慣例,等同采用IEC 62552標準的做法,更適合與國際接軌。
楊超表示,“四合一”的改變只是標準形式上的變化,標準的內容的變化則更需要企業關注。“冰箱產品標準有望在今年年底出臺,這次修訂標準有很多大的變化,包括衡量指標和涉及產品范圍都有變動,希望中國的冰箱制造企業積極重視準備。”他說。
覆蓋范圍更廣
同舊標準相比,修訂標準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就是涉及范圍更加寬泛。此前,GB/T 8059系列標準只適用于500L以下的電機驅動壓縮式家用無霜冷藏箱、無霜冷藏冷凍箱、無霜冷凍食品儲藏箱和無霜食品冷凍箱。修訂標準則適用于所有容積的家用及類似用途冰箱產品,修訂標準規定:“本標準所指的家用和類似用途制冷器具是指由工廠裝配,內部采用空氣自然對流或強制對流方式進行冷卻的器具。”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所有的冰箱產品有標準可依。上世紀90年代,我們制定GB/T8059系列標準時,中國還沒有500L以上冰箱,而現在,500L以上的對開門冰箱非常多,所以我們制定標準時把范圍擴大了。”楊超解釋說。
據楊超介紹,此次標準修訂還明確納入了冷柜產品。目前,中國企業生產的冷柜產品種類基本集中在:轉換型冷凍冷藏箱(柜)、臥式冷藏冷凍箱(柜)、冷藏展示柜、冷凍展示柜和葡萄酒儲藏柜這幾類產品上,由于這些冷柜(特別是帶透明門的器具)的儲藏溫度等性能指標通常達不到原國家標準的相應要求,原GB/T8059系列國家標準沒有明確提出涵蓋此類產品,很多企業設計通常是依據企業內部標準,這樣對產品在技術上無法加以規范,對該類產品在性能上的考核也缺乏有效的依據,不利于冷柜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本次標準修訂,在綜合各主要冷柜企業的意見的基礎上,在附錄中增加了其他類型的家用和類似用途制冷器具的技術內容,使此類產品的設計具有了可以依據的國家標準。楊超透露:“對于臥式冷藏柜,修訂標準規定其儲存溫度區域是-9℃~9℃,這是一個比較適合農村小賣部使用的溫度區域,此前,很多企業采用0℃~5℃作為儲藏溫度區域,冰棍拿出來就溶化了。”
引進“變溫室”概念
隨著制冷控制技術的成熟,冰箱溫控精度得到極大的提高,許多中高端冰箱均設計有獨立的變溫間室,以滿足不同食物的保鮮需要,此類間室的溫度可由用戶自由設定,控溫范圍最大可達-18℃~10℃,通�?缭搅藘蓚或兩個以上現有的溫度區間。
然而,由于原冰箱國家標準中沒有針對變溫室的規定要求,在對帶有變溫室的器具進行性能試驗時,各個企業及檢測機構對變溫室如何設置及測試方法是不統一的(有些企業將變溫室溫度設定在溫度最高位置測試,而有些企業是設定在中間位置進行測試)。不同的設置及測試方法對耗電量等試驗的結果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在此次標準修訂中增加變溫室的技術內容,以明確帶有變溫室的器具的試驗方法,有利于對帶有變溫室的器具的設計與質量進行規范,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為了明確變溫室的概念,不使其與標準中原有的其他間室相混淆,修訂標準中提出了“變溫室”概念。楊超介紹說,這是國際上首次提出這樣的概念,更符合目前中國的實際使用情況。
修訂標準對變溫室進行了界定: “溫度可以獨立控制,在現有冷藏室、冰溫室和一、二、三星級冷凍食品儲藏室所包含的溫度區間轉換,變換范圍應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溫度區間”。在儲藏溫度試驗中,對變溫室的試驗要求主要有, “變溫室的溫度應分別依據可變溫度范圍的上限值及下限值,按其對應溫度分區的特性溫度進行試驗。若溫度<+3℃時,使用“M”包測溫;溫度≥+3℃時,使用銅質圓柱測溫”。
對產品性能分等分級
據介紹,修訂標準中一個較大的變化是對產品的多種性能分等分級,以綜合考量產品的性能。“目前,很多人認為節能的冰箱就一定是好冰箱,我們也倡導節能,但事實上,冰箱的基本功能仍舊是保存食物,所以評價一臺冰箱性能質量的優劣,不能依靠任何單一的性能指標來確定。如一臺冰箱的能耗指標雖然較低,較為節能,但諸如噪聲或冷卻速度等指標卻不好,產品的使用效果較差,則該冰箱是不可能受到用戶較高的評價的,產品的整體性能質量也必然受到影響。” 楊超說。
楊超認為,冰箱的許多性能指標是互相制約、互相關聯的。他說:“當產品的能效指標較好時,則較好的冷卻速度指標就可能不易達到;或者,當產品的保溫性能較差時,則產品能效等其他指標通常會相應地較差。”
為此,修訂標準在附錄中增加了主要性能的分等分級的內容,對冰箱產品的能效指數、噪聲、負載溫度回升、冷凍能力、冷卻速度及冷藏食品儲存質量這六項指標,進行水平高低的分級,每一項指標均按國際先進水平、國內先進水平、國內中等水平、國內一般水平分為A級、B級、C級、D級,全部指標均達到A級的產品是真正高性能質量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修訂標準中的分等分級并沒有包括全部種類及規格的產品,只包括冷藏冷凍箱、無霜冷藏冷凍箱及冷凍箱,并且限定在總有效容積300L以下。“這樣做是由于上述3類產品是目前市場上最為常見、消費者購買使用最多的冰箱產品,同時,企業及檢驗研究機構對上述產品的性能數據也掌握得比較全面詳實,利于確定分等分級的指標依據。”楊超解釋說。
在洗衣機產品國家標準GB/T 4288-2003中,已經對洗衣機已制定了類似的內容,洗衣機性能的分等分級已經實施多年,市場反響很好,對高性能產品的推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楊超表示,此次標準修訂所增加的分等分級的內容,參考了洗衣機產品國家標準的有關內容,是為了在家用冰箱領域促進真正高性能質量產品的推廣,將使消費者能夠對產品的性能有全面且直觀的了解。
創新提出“冷藏食品儲存質量”指標
如今的消費者已從單純的希望冰箱能延長食物的保質期上升到了對食物口味、口感、營養的追求,國內外一直欠缺完善且可行的試驗標準對冰箱的食品保鮮能力進行考核。如何對產品進行保鮮方面的考核并制定指標是此次標準修定過程中的一個難題。此前,國內曾出臺過冰箱保鮮方面的協會或者企業標準,但因可行性較差,并沒有大面積推廣使用。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們很久,最先我們想用冰箱保存產品的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指標變化來考核產品的保鮮性,但后來,營養專家告訴我們,這樣做其實不可行。由于冰箱所儲藏的食品種類繁多,不同食品的組織成分及最佳冷藏條件存在差異,做到全面地對食品保鮮能力進行評價是很困難的。”楊超說。
“雖然對冰箱的保鮮性能進行科學全面的考核十分困難,且相關領域還缺乏系統性的研究,但是鑒于冰箱保鮮性能的重要性,有必要制定一個比較簡便的、操作性強的試驗方法對冰箱食物保鮮的基本性能進行考核。所以,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與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合作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同時參考了國內外許多知名冰箱企業(海爾、西門子、伊萊克斯等公司)的有關專家的意見,決定以一些相對簡單的指標‘契入’,衡量冰箱冷藏食品的儲存質量。我們用菌落總數(菌落是指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識別的生長物,它是由數以萬計相同的細菌集合而成。當樣品被稀釋到一定程度,與培養基混合,在一定培養條件下,每個能夠生長繁殖的細菌細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個可見的菌落。菌落總數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每克檢樣所生長出來的細菌菌落總數,該指標按國家標準GB/T 4789.2《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規定的方法測定)、重量損失率及感官指標(指按照要求存放的食物樣品,在初始時間和器具冷藏室存放的預定時間,將樣品放置于白瓷盤中,觀察外觀形態、色澤和組織狀態三個指標來衡量冰箱保存食物質量的性能)來考核冷藏食品儲存質量。”
修訂標準中,衡量冰箱保存食物質量性能的試驗方法選擇菠菜、巴氏殺菌乳為代表性食物樣品,通過對菠菜進行感官指標與重量損失率的試驗,對巴氏殺菌乳進行菌落總數的試驗來對冰箱的冷藏食品儲存質量做一個基本的評價。其中感官要求又分為4個等級。對菠菜進行的感官指標與重量損失率試驗,可以比較直觀地放映出冰箱內部的設計溫度及濕度對蔬菜、水果類食品保鮮的影響,這兩項試驗比較簡單,試驗結果具有可比性,通常在企業的試驗室內就可進行,這兩項試驗也是目前企業在檢測冰箱保鮮性能時最常使用的方法。楊超解釋說:“選擇菠菜、巴氏殺菌乳作為食物樣品,是因為蔬菜與牛奶是用戶最常在冰箱內儲藏的保鮮食品,選擇這兩種食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兩種食品在全國各地均易獲得,無季節性;試驗時制樣簡便,樣本均勻性好;試驗效果較明顯,測試周期較短。”
楊超表示,本次修訂所增加的對冷藏食品儲存質量的評價,可能還不很充分,有待于今后在更大量及深入的實驗研究的基礎上加以完善,但將已比較成熟的一些試驗方法及時加入到標準中,將使企業對冰箱的這項基本性能更加重視,對企業的設計及產品的引導,對產品性能質量的提升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