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曉航
日前,海爾洗衣機高調發布了零碳變頻戰略,從此次戰略部署中可以看見海爾洗衣機規劃未來版圖的清晰路徑。同時,這一戰略的發布是行業整體升級的信號,其背后折射出在全球視野下,“中國制造”競爭力提升的軌跡。
低碳經濟帶來的“綠金效應”激發了洗衣機這一傳統行業新的活力。對于城鎮家庭保有量超過90%的洗衣機來說,實現低碳化的關鍵就是變頻。在零碳變頻戰略中,海爾洗衣機宣布2010年所有滾筒洗衣機和3000元以上的波輪洗衣機全部實現變頻化。對于一個銷量在行業遙遙領先的品牌來說,要一次性將全部產業鏈進行調整,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海爾洗衣機的零碳變頻戰略已遠遠超出了企業內部管理的范疇,它所牽動的是整個洗衣機產業鏈的神經。
依據“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理論,一個企業要贏得和維持競爭優勢不僅取決于其內部價值鏈,還取決于在一個更大的價值系統(即產業價值鏈)中,同其供應商、銷售商以及顧客價值鏈之間的鏈接。同樣,海爾洗衣機在發布零碳變頻戰略的同時,整合產業鏈資源,建立零碳變頻聯盟,牽手供應商和經銷商協同作戰,形成低碳價值鏈,這一舉措將使海爾洗衣機特別是滾筒洗衣機市場,確立了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競爭優勢。
人們所看到的,是海爾洗衣機在國內占據40%的市場份額,其中高端洗衣機市場海爾占據了半壁江山。人們所未見的,是海爾獨有的市場“傳感器”,遍布全球的29個三位一體的生產基地,準確洞察消費需求的同時能迅速滿足需求。海爾洗衣機提供的并非單一的洗衣機產品,而是藏于產品背后的整套洗衣解決方案。
海爾的不可復制來自方方面面,其中模式和機制起到了重要作用。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過,為了達到企業、用戶、員工間的協同效應,海爾將整個組織變成了“倒三角”,最上面的是員工,面對用戶、市場,是一個個自主經營團隊;原來的職能部門都轉變成團隊成員,等于把原部門中的所有資源集中到團隊中,承擔市場目標。從滿足消費者需求角度來看,海爾洗衣機始終堅持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升級,將別人眼中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中國質量報》
張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