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物價上漲水平控制在合理區間,明顯低于居民收入增長幅度
◇ 完善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調動和保護農業生產積極性
◇ 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
◇ 改變經濟發展對能源資源消耗的過度依賴,理順資源類產品價格關系
中國價格論壇今天在湖南衡陽召開,與會者普遍認為當前價格走勢高位趨穩,總體可控,預計將繼續回落。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表示,當前價格走勢高位趨穩,總體可控。在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漲幅達到6.5%的高點以后,8、9月份分別回落至6.2%和6.1%,預計后期將繼續回落。
商務部10月2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商務部重點監測的農產品價格上周繼續回落,這已經是該數據在10月份連續第2周下滑。從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其監測的食品價格進入10月份以來也都持續下滑。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未來數月CPI漲幅下降幾成定局。
彭森表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把物價上漲水平控制在合理區間,明顯低于經濟增速,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明顯低于居民收入增長幅度,群眾生活能夠持續得到改善,低收入群體生活得到較好保障。他表示,目前絕大部分商品和服務價格由市場形成,今后要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同時也要充分發揮政府通過規劃、調控、監管引導價格合理形成的作用,維護良好的市場價格秩序。
彭森認為,價格變動影響生產者、消費者的直接利益,特別是對于我國這樣一個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比重較高的發展中國家,既要完善農產品價格支持政策,調動和保護農業生產積極性;又要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防止價格過快上漲影響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要改變經濟發展對能源資源消耗的過度依賴,理順煤、電、油、氣、水、礦產等資源類產品價格關系,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當前我國物價總水平朝預期方向運行,預計第4季度將加快回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祺同時表示。陳東祺認為,目前我國主要農產品需求相對穩定,供應短期內有望增加,糧價和肉價均有所回落。貨幣因素推動CPI上漲力量大大減弱,M1和M2漲幅有所回落。同時,經濟增長適度回調和輸入性通脹減弱等因素都將減少當前物價上漲壓力。
湖南省物價局局長龔秀松表示,關鍵是農產品價格要保持合理水平,要逐步提高主要農產品收購價格,縮小農業生產與工商業的效益差距,用經濟手段調動農業生產積極性,保障市場供應。
廣東省副省長肖志恒介紹,為穩定農副產品價格,廣東省提出了運用價格調節基金,扶持生產環節蔬菜大棚建設,流通環節冷藏設施建設,銷售環節平價商店建設等措施。目前已經建成了平價商店1305家,平均價格比市場平均價低15%左右。(記者黃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