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爸爸,平時你一次就給我幾塊錢零花錢,今天你為什么給那個叔叔那么多張一百塊?”這是昨日鄭州市區小學入學報名期間,發生在一對父子之間的對話。“難道我們給孩子的入學第一課就是這樣的嗎?”這位家長發問。
防疫針沒打全、證件不過關……種種難題,讓不少孩子在昨晚的報名截止時間前,依然被擋在小學的門檻外。眾多求助無門的家長,迅速將本報的QQ群擠爆。
擠爆QQ群,家長反映孩子“入學難”
昨日是鄭州市區小學入學報名第二天也是最后一天,不少家長依然奔波在為孩子報名入學的路上。早8點還不到,本報的熱線電話就響個不停;本報公布的中小學教育QQ群也開始接收到大量驗證信息。還不到中午12點,QQ群就達到了100人的上限,等候通過驗證的家長還有二三十個。無奈,記者只能緊急升級QQ群。盡管如此,依然供不應求。
“這更反映了當下的小學‘入學難’。上小學就那么難,初中、高中、大學該怎么過?想想都后怕!”家長周先生說。
證件不合格,孩子入學難倒眾家長
孩子年齡差幾天能不能報名?集體戶口該怎么辦?孩子生病被醫生建議停打疫苗,不能提供“預防接種卡”怎么辦?……家長們反映的問題五花八門,有咨詢政策的,有反映問題的,也有傾訴委屈的……
“兒子2003年10月出生,戶口屬聚源路學區,去年在私立學校上一年級,今年想去聚源路上一年級,報名審證的老師說年齡不合規定,如果上一年級屬于轉校,要上聚源路西校區。我們不想去分校,就拿著新買的東方鼎盛時代小區的購房合同去康平小學看能否上二年級,那邊的老師說學校規定期房交房日期到2012年6月以前的,還是不行。到底應該怎么辦?”一位家長求助說。
另一位家長反映,他是一名外來務工人員,實際居住地在經開區。他費盡周折辦好“六證”,但到經開區某小學東校區給孩子報名時,得到的答復是,他的個體工商營業執照是在管城區辦的,不屬經開區,不能報名。“我們辦好六證已費盡周折,難道連營業執照也要統一?”這位家長說。
[疑問一] 證件不合格,有“關系”就行?
有家長反映,報名時,自己因缺少某個證件甚至只是缺少某個公章,就被拒之門外,但一些“有關系”的,同樣是證件不全,就能直接報名成功。
接到反映,記者到一些報名點查看。下午3時許,在鄭東新區某報名點,記者就看到一名男子帶著一名男孩報名,但因沒有房產證被現場工作人員拒絕。該男子拿起手機,現場撥打了一個電話,一番耳語之后被順利放行。
[疑問二] 手續不全,通過中介交“贊助費”可解決?
有家長反映,個別學校存在違規的“交錢報名”現象,金額從幾千元至逾萬元不等。
“鄭州××小學,以前違規收費,被教育局查了。今年,他們學聰明了,通過中介收外來務工人員的‘贊助費’,6000塊,不開任何票據。交了就能報名。”一位家長投訴說。
另一位家長也反映了類似的問題。
他告訴記者,繳費后,孩子曾問他:“爸爸,平時你一次就給我幾塊錢零花錢,今天你為什么給那個叔叔那么多張一百塊?”“難道,我們給孩子的入學第一課就是這樣的嗎?”這位家長不無痛心地說。
[疑問三] 花錢能進熱點小學,真的?
為了驗證家長們反映的“贊助費”問題,記者到一些報名點暗訪。在某小學門口,記者留意到,有一名穿著培訓機構制服的女性,見到帶著孩子報名、但又低著頭走出的家長就上前詢問。“……能上××學校,我們認識里邊的老師!”看到記者湊過來,對方立即停止對話,盯著記者看了個遍。記者自稱證件不齊的學生家長與該女子搭話,但對方似乎對記者身份有所懷疑,連連搖頭。
對此,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學校門口打著“有熟人、能幫孩子報名”旗號收家長高額費用的,絕大多數都是騙子,家長們千萬不要上當。如果發現,可以到教育主管部門投訴或者報警。
反思:什么造成了報名難?
“小學報名確實難。都是為人父母的,看到家長們徹夜排隊,我們也很過意不去。”一位小學校長分析,“出現這種現象,有教育部門和其他政府部門的責任,也有家長自身的問題。現在,城市急劇擴張,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新建小區越來越多,但留給教育的用地不多,何況一些開發商唯利是圖,該建校的不建、建了的規模也可能縮水。建校速度與城市發展不匹配,這是造成入學難的根本原因。明顯的例子是,今年鄭州市推行優質教育資源倍增工程,確實取得了顯著成效。一些原本熱點的學校,因為通過名校托管等方式實現擴招,今年報名的形勢就緩和很多。但另一方面,有些區、學校雖然倍增工程做得不錯,新增了不少優質學位,但擴招并不明顯、班額下降緩慢,這就是因新增的外來人口太多,新增學位只能抵消增加的那部分人口。另一方面,家長一門心思要讓孩子上名校,且不惜造假、掏高價‘擇校’;還有人提前不了解政策,報名時證件不全,等等。這些,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小學‘入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