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于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工信部已在網站上對近6000款車型的“真實油耗”進行公示,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盡管工信部公示的部分車型油耗數據與廠家本身公布的數據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汽車企業普遍對該項規定表示支持,而部分消費者對數據的真實性仍持懷疑態度,生怕被“二次忽悠 ”。專家認為,保證油耗檢測的公正、真實、合理是《規定》順利推行的關鍵。
檢測機構:與車企測定方法不同
根據《規定》,所有在國內銷售的能夠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最大設計總質量不超過3500kg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必須粘貼《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要求汽車產品在經過指定機構的檢測后,要明確標明市區、郊區和綜合三種工況下的油耗量,這相對于汽車生產企業根據百公里勻速的理想狀態標明的油耗而言,更具參考價值。
工信部有關人士表示,建立汽車油耗標示制度,將會提高全社會節能環保意識,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國家轎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工信部指定的油耗檢測機構之一。“汽車燃油消耗量是在一個模擬實際的多工況(包括市區、市郊、公路)運行條件下的油耗,與企業油耗檢測在勻速條件下測定的方法完全不同,是國際通行的做法”,該中心新聞發言人、“汽車排放測試與評價技術研究”首席專家方茂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消費者:怕被“二次忽悠”
在油價上漲和國家推進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汽車的油耗已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重要參考指標。雖然目前汽車生產企業都會在產品說明書上標明油耗,但由于廠家標示的油耗是在車輛勻速運行的理想狀況下檢測的,因此在實際行駛過程中,車輛的油耗往往會超過廠家標明的油耗。在此背景下,《規定》的實施能否得到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針對工信部油耗公示新規,某知名門戶網站曾進行過一次“是否相信新車油耗標識”的網絡調查,調查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盡管表示“相信”的投票超過了半數,但表示不相信的比例也達到了48.99%,消費者對此新規大致表現出“半信半疑”的態度。
北京車主陳先生半年前購買了一輛別克君威2.0L自動擋車型,但在日常行駛中,他發現實際油耗大大高于廠家宣稱的百公里5.7L的理論油耗。工信部油耗公示后,陳先生上網查詢發現,該款車型綜合工況油耗為9L,百公里油耗竟然相差3.3L之多。
“我感覺9L跟實際油耗還是有差距,盡管工信部公示的油耗比較貼近真實,但是我還是怕再被 ‘忽悠’一次”,陳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抱怨說,“數據總是起到部分參考作用,今后買車還是寧愿相信車主之間的口碑。”
記者在汽車市場發現,并非所有的新車都按時粘貼了油耗標識。其中油耗公示數據好的車型不僅及時粘貼,還得到了銷售人員的極力推薦,而油耗公示數據不好的車型就干脆不粘貼油耗標識,消費者問到時就以“還未來得及貼”的理由搪塞。
車企:幾家歡樂幾家愁
隨著工信部網站首期對105家企業5923個車型的汽車燃料消耗量數據的發布,汽車企業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從平均數據來看,工信部公示油耗略高于廠家公布的數據,但奇怪的是,盡管廠家油耗檢測方法同工信部指定機構的檢測方法迥異,卻也出現了 Mazda6睿翼、RAV4、邁騰2.0自動擋等十余款車型的廠家油耗數據與工信部公示數據完全相同的情況。
此外,根據工信部公示的數據,比亞迪F3、奇瑞QQ3、凱美瑞等部分車型的油耗遠高于廠家公布的油耗數據,超出幅度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高至80%。盡管如此,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包括兩種油耗數據差距較大的企業在內,廠家對于工信部的油耗公示制度普遍持支持的態度。
“工信部對油耗進行公示對于促進全社會節能環保,促進企業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是一件好事,我們表示支持,同時政府的檢測數據相對于企業公信度較高”,奇瑞汽車總經理助理金弋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車企而言,《規定》的實施將使車企在市場競爭中增加一個重要的參數。
“我們非常支持這項政策”,一汽大眾公關部總監拱興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項新規消除了企業和消費者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對汽車企業也是一種警示和督促,但廠家在勻速條件下測定的油耗數據對于消費者來說同樣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分析師:獲得各方認可是前提
分析人士指出,國家此前推出的1.6L及以下小排量車購置稅優惠的政策,以及工信部《規定》的實施,實際上都是為了鼓勵消費者購買小排量和低油耗的汽車產品,同時督促汽車生產企業加大低油耗發動機的研發力度。
汽車分析師鐘師對記者表示,在國家提倡節能減排的大形勢下,節能環保車型如果能借工信部油耗新規設定一個標準規范,將會促使汽車廠家推進真正節能環保車型的技術研發,對于汽車市場的健康發展是有利的,但前提是油耗的檢測要憑公信度取得各方認可。
汽車分析師賈新光也表示,工信部油耗新規統一了油耗的測算公示標準,是一項進步。
分析人士指出,最大限度保證油耗檢測的公正、真實、合理是《規定》順利推行的關鍵。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則表示,對于行業主管部門來說,采用什么樣的工況循環對車輛耗油量進行檢測,怎么樣保證檢測數據完全真實并得到廣泛認可,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