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視點 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是全軍社會化保障改革先進單位,餐飲、服務社、物業等都引進了社會化保障。然而,有一項改革雖然多次提及,但一直沒敢觸碰,這就是公務用車改革。 大家的顧慮有很多:習慣了軍車保障,如果實施社會化保障,能不能滿足繁重的教學保障任務需要?會不會因地方公司的人員車輛頻繁出入營區影響軍校內部秩序?學院離市區比較遠,公交線路少,通勤班車取消后,節假日外出還方便嗎…… 這顧慮、那顧慮,擔心集中在一點:公務用車社會化改革,能否取得滿意的保障效果?把一些“車輪子”交給地方,學院還能否運轉自如?
公務用車:不堪重負必須改
學院公務用車確實不堪重負。院常委分頭下到基層,面對面與官兵交流,給大家算了一筆賬——
學院為接干部上下班、采購物資、送煤氣等,每天要動用軍車幾十臺次,一年下來,車輛折舊、維修保養、油料消耗、車輛保險費用等需300多萬元。再加上公車私用現象,無形中增大了消耗負擔。另一方面,市場上有充足、良好的車輛保障服務,公務用車社會化改革勢在必行。
“這項改革涉及廣大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大家關注度高,期望值大,怎樣達成共識,贏得廣大教職員工支持,是改革成敗的關鍵。”去年,學院黨委發動全院教職員工,開展了一場公務用車改革大討論。
燈不挑不亮,賬不算不明。經過算賬,不少教職員工腦筋轉過了彎。在此基礎上,院黨委趁熱打鐵,組織教職員工走出去參觀見學,真切體會實行公務用車社會化帶來的好處,堅定改革的決心。
然而,公務用車改革怎么改?是借鑒地方的經驗,實行公車保障貨幣化,以減少行政支出成本;還是采取機關部門之間拼車,減少空車率,保證用車效益最大化……改革面臨的具體問題還很多。
節支降耗:觀念一變辦法多
經過反復研究,學院依據總部有關要求,結合本院實際,確立了“以工作為中心方便快捷,以節約為重點降耗增效,以安全為牽引衡量比對,以質量為保證跟蹤問效”的公務用車社會化改革思路。目的有兩個:一是節支降耗,二是節省兵力、車輛,讓保障資源向教學聚焦。
——撤銷食堂、軍人服務社、營房維修等機構的軍車編制,這些單位的保障用車由承包的地方公司自行解決。
——日常生活實施公交化保障。充分利用學院營門外現有公交線路,通過與駐地市政府和公交總公司洽談,開通公交路線,增設公交站點,為學員日常出行提供便利,滿足家屬子女日常上下班出行需要。
——工作日專線保障。引進6臺專用公交車輛,開通4條保障專線,實行定人、定點、定時、定向保障,避免普通公交車上下班高峰時段運力不足。
——節假日定向保障。學院與市政公交公司簽訂協約,每逢雙休日和節假日,按照“干部班車”“家屬子女班車”“學員班車”3類對象,科學合理設置線路、班車次數和間隔時間,保障大家節假日出行乘車需求。
花錢買服務,官兵滿意是標準。為提高服務質量,學院與地方公司簽訂了服務保障合同,制訂了《服務保障監督管理辦法》。去年寒假為學員送站,他們協調租用地方公司25臺車輛同時進院試運,官兵滿意率達98%。
嘗試拓展:改革向戰場延伸
十幾輛掛著偽裝網的箱式地方運輸車悄然駛入演習地域,身著迷彩服的地方保障人員迅速將物資卸下,分送至各個陣地。之后,地方保障公司井然有序地收攏車輛,消除痕跡后悄然離去。
拉練20多天,行軍上千里,運送物資數千噸,卻不見一輛軍車保障,收容車、送飯車、運水車等地方保障公司車輛隨叫隨到。這是該學院讓地方公司車輛上“戰場”保障的一次新嘗試。
過去,每逢學員野營拉練,學院在后勤保障上都要投入不少車輛兵力�;I劃去年學員野營綜合演練方案時,學院決定讓地方公司保障車輛走進“戰場”。他們與地方保障公司制訂“綜合演練地方公司車輛伴隨保障方案”,在嚴格把好保密和人員政審關的同時,對地方公司車輛升級改造,進行偽裝技術處理,納入演習保障中。
在千里機動綜合演練中,學員走到哪里,地方公司保障車輛就跟到哪里,準時無誤地將作戰物資送到“前線”,贏得了參演教官和學員的好評。
據該院領導介紹,目前,他們的公務用車改革還只局限在后勤保障范圍內。雖然面臨的矛盾和困難依然不少,但試點已初見成效。下一步,他們將總結經驗,在全院各領域全面探索推行公務用車社會化保障。本報記者 郭建躍 特約通訊員 王建臣 馬獻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