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
一汽是最早進入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車企。“九五”期間,一汽開發了串聯式紅旗混合動力轎車性能樣車。在混合動力技術上,一汽率先在國內自主品牌經濟型車上開發了弱混技術,并在客車和其他的車型上開發了輕混和強混技術。“十一五”期間,中國一汽開發出全混合動力產品——解放牌混合動力城市公交客車達到了比傳統客車節油38%、排放達到歐IV標準的性能水平;全混合的動力產品——奔騰混合動力轎車達到了節油42%、排放優于國III標準的性能水平。2010年2月1日,我國首批50輛氣電混合動力公交客車在長春投入運營。
一汽已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客車和轎車整車平臺。一汽集團已將發展電動汽車納入到集團的總體發展戰略當中,并作為一汽集團“十二五”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十二五”期間,一汽明確了企業新能源車的發展戰略是以強混客車、強混B級及以上轎車、插電式A級轎車和純電動經濟型轎車為主打商品,重點突破包括動力電機系統、機電耦合系統、動力電池系統、整車控制系統以及必須電子化的關鍵零部件(剎車、空調、轉向)等60項核心技術;另一方面,成立了新能源車分公司,專項組織新能源車的生產、服務與培訓,明確了關鍵部件、總成等核心資源的布局與產業化模式,全力打造6個技術平臺上10余款新能源商品車。
東風
2010年8月18日,東風汽車新能源客車基地在湖北省襄樊市開工建設。該項目規劃投資6.5億元,今年上半年將先期建成2000輛整車、5000輛底盤的新能源產品生產基地。
2009年6月3日,我國首個國家級電動汽車專利產業化試點基地——東風電動汽車產業園試點基地揭牌,為東風新能源汽車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商品化和產業化搭建優良平臺。該基地通過自主創新、技術引進和合作開發,開展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的研究,并以純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智能充電系統、混合動力汽車整車控制器、混合動力客車和乘用車整車為對象,將已開發成功的專利技術產業化,全面推動汽車行業知識產權工作的發展。
2010年9月7日,全球快遞巨頭TNT集團在世博會荷蘭館隆重宣布中國首批5輛東風天翼純電動快遞車隊在上海投入運營。這也是國內首批零碳排放純電動快遞車隊。
目前,東風公司共有約400多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在武漢、上海、鄭州等多個區域進行示范運行。
未來5年該公司將陸續投入30億元專項資金,用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技術開發和產業化建設。東風汽車未來初期將重點突破16個新能源技術與產業化項目,并在技術開發、產業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劃。
東風汽車宣布,作為東風汽車公司的十六個新能源戰略項目之一的東風股份新能源客車項目規劃投資6.5億元,到明年上半年,將先期建成2000輛整車、5000輛底盤的新能源產品生產能力。至2015年,東風汽車中、重混合動力汽車保有量達到10萬輛,并形成5萬輛純電動汽車的產銷規模,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占東風品牌乘用車的20%。到2020年,東風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達到80萬輛。
上汽
2010年11月3日,上汽集團與通用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在新能源汽車基礎技術研發和新一代車型開發等核心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兩大汽車集團將以電動汽車為重點,聯合推動雙方下一代電動車的基礎技術研究,并共享雙方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領域的經驗。
2009年12月17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A123系統公司按照51∶49的股比,成立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生產和銷售車用動力電池系統,并提供技術服務和其他售后服務。
2010年5月開始的世博會,成為上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試驗田。上汽提供了1125輛新能源車,技術上包括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超級電容等多種方案,品種上包括轎車、大客車、觀光車、出租車等多種樣式。
上汽集團計劃到2015年共投入370億元用于自主研發領域,其中新能源將主攻電動車和Plug-in強混技術。
長安
2012年完成基地一期建設及示范運行項目:6個產業平臺、2個研究平臺研發、建立電動汽車開發流程和規范。到2015年,將打造22款新能源汽車。
到2015年實現平臺產業化,關鍵零部件自制化,新能源汽車銷售銷售率占有率達到20%。到2020年全面建成擁有自主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強的產業體系。
奇瑞
奇瑞是中國第一家掌握了增程式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車企。2010年8月23日,奇瑞汽車旗下的蕪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與臺灣明基友達集團旗下的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議,雙方將成立股比為50∶50的合資公司,合作開發和生產新能源車中的鋰電池隔離膜,共同開拓電池新能源材料市場。
2010年4月22日,奇瑞與BetterPlace簽署技術合作協議,聯合開發量產型可更換電池電動汽車應用方案,同時還研究領先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解決方案。
隨后,奇瑞和其新能源汽車合作方BetterPlace公司以及國家電網宣布將聯手突破新能源汽車發展瓶頸。奇瑞跟BP合作A5快換電池的電動汽車,而BP和國家電網簽下戰略合作協議,國家電網擬在內部使用A5EV作為內部工作用車。
2010年11月5日,奇瑞汽車先后與賽伯樂(中國)投資公司、普天海油新能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中新天津生態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高瞻電動車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純電動汽車示范運營、新能源汽車海外銷售、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快換電池電動汽車研發生產等方向展開合作。其中重要的合作在于,配合整車租賃、聯合銷售、汽車保險等內容,共同建成成熟的電動車運營模式。
此外,奇瑞新能源首家專營店合肥包河專營店于進入試營業,這也是全國首家新能源汽車直營店,標志著奇瑞新能源汽車商業化進程獲得實質性進展。
奇瑞方面表示,2011年增程式電動車將投放市場。
比亞迪
比亞迪F3DM是全球首款不依賴專業充電站的雙模電動車,搭載了全球最先進的DM雙模系統。該系統是一種控制發電機和電動機兩種混合力量相結合的先進技術,不僅降低了油耗及排放,更極大的提高了動力和操控性能,實現了既可充電又可加油的多種能源補充方式。
2010年5月27日,比亞迪與戴姆勒在北京簽署合同,在中國成立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6億元人民幣,雙方各占一半股權,將為中國市場開發電動汽車。
2010年9月30日,比亞迪調整了此前主要針對私人銷售的電動車市場策略,轉而主攻城市交通電動化市場。比亞迪純電動車K9在長沙基地順利下線,與長沙市政府簽訂了1000輛電動大巴購買協議。
2010年5月1日,投入深圳公共交通運營的e6純電動出租車,累計運營已經超過60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