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一張40寸大小的黑色卡紙,旋即又飛快地收到桌下。“這是以后要推出的世爵SUV車型,我一直放在辦公室里,這次是第一次拿出來。”此時的青年汽車集團董事局主席龐青年臉上綻放著笑容,更像一位頑皮的少年在伙伴面前炫耀自己的新玩具。
按照他的說法,青年汽車將繼續向世爵聯合股份及世爵鳳凰,這兩家青年方面占絕對控制權的合資公司注資3000萬歐元,用以開發新車型。今年8月,青年以3500萬歐元的代價與世爵簽署三大板塊合作協議;而在更早前,龐青年以4940萬歐元購得薩博鳳凰平臺。至此,青年方面為這一跨國合作總計投入已超過1.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億元)。
雖然龐青年坦陳“青年不差錢”,但對這家真正進入轎車領域不久的浙江民營企業來說,如何整合英國蓮花、世爵和世爵鳳凰這三大技術板塊,以及如何為青年轎車后續發展注入資金,是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運轉正常
一字排開的雙源無軌電車的車身上,紅色的橫幅透露了它們的下一站——哈薩克斯坦。青年汽車是迄今為止,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出口無軌電車的國內客車生產企業。截至今年9月份,青年客車新增出口訂單數量1500輛,相比2011年520輛的訂單數,增長了190%。
但在11月4日這一天,龐青年的重心顯然不在這195輛將出口至哈薩克斯坦的無軌電車上。在此前一天,他剛和來自英國蓮花工程的工程師們一同“探討了一些問題”,并初步確定了從11月開始,蓮花工程開始著手研發包含四輪驅動技術的整車項目。這是一款基于青年蓮花L6平臺的SUV車型;而在龐青年的規劃中,基于L3、L5和L6的三大平臺都將衍生出不同車型。
在青年總部大樓下展出的青年蓮花首款SUV車型T5前,刻意談及剛剛與蓮花工程方面“探討了一些問題”,龐青年似乎另有所指。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青年汽車與蓮花工程長達6年的事實上的合作已經終止,蓮花工程方面的技術人員也已經撤離青年蓮花”。
“和英國蓮花的合作沒有任何問題。”稍后,龐青年正式回應了外界的傳聞。在他看來,根據項目進展的不同階段,有人員流動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龐甚至還打算把運往英國做測試的T5海關報關單給媒體看看,以打消外界的疑慮。
“我們和英國蓮花工程有協議,如果沒有項目給它,則協議自動終止,商標使用權也會被收回。但如果在一個產品周期(一般為7年)內,我們不斷有項目交給蓮花工程,則這份協議會自動延續。”龐青年進一步解釋稱。
與英國蓮花方面的紛爭,業界早有傳聞,而為“杜絕后患”,青年方面也曾計劃全面收購蓮花工程。早在去年10月,便有青年內部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已做好所有準備工作,只待正式簽約。”然而,時至今年1月,蓮花工程的母公司馬來西亞寶騰汽車易主,這樁離最后簽約只差最后一步的并購案才被迫放棄。
繼續“燒錢”
“我們現在不會再并購了,未來精力不會放在這上面,而是放在資源的整合上。”對于繼續收購蓮花工程,龐青年給予了全盤否定,“今后,青年轎車板塊將擁有蓮花、世爵和世爵鳳凰三個技術體系。”
今年8月27日,在收購薩博未果后,青年汽車宣布已與薩博汽車母公司世爵簽署《并購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通過增資、注資、知識產權和品牌資產的組合,投資世爵成立三大業務板塊。
根據協議,青年汽車出資3000萬歐元收購上市公司荷蘭世爵(SPYKER)汽車公司29.9%的股份,與世爵原實際控股人穆勒成為該上市公司的兩大股東;其二,青年汽車出資2500萬歐元,與世爵以75:25的股比例成立新的“世爵聯合股份公司”,開發生產世爵D8四門超級SUV,以及轎跑車、轎車;在第三個板塊中,青年以用4940萬歐元購得的鳳凰平臺入資占股80%,與世爵成立“荷蘭世爵鳳凰股份公司”。
時至今日,龐青年仍然對購得鳳凰平臺的細節津津樂道——在青年方面四五個人的見證下,鳳凰平臺各關鍵數據一個個被錄入電腦,然后三方(青年、世爵和托管方)把技術光盤放在一個有兩把鎖的盒子里。在向世爵方面支付了近5000萬歐元后,龐青年之女龐彩玲憑銀行付款憑證到托管方把箱子取回到了中國。
如今,這一價值不菲的盒子又重返荷蘭——按照龐青年的計劃,基于鳳凰平臺開發的新車將在荷蘭完成,而為此,他還將支付1000萬歐元的研發費用。
“世爵聯合的產品主要是世爵D8四門超級SUV,世爵鳳凰則主要是稍小一點兒的轎跑車。”龐青年透露說,世爵聯合和世爵鳳凰兩家公司未來的業務將實現合并,統一懸掛世爵品牌,并將在中國國內生產,“如果順利的話,兩三年后上市。”
謀劃上市
無論是龐青年已炫耀過的世爵D8SUV,還是至今仍待字閨中的鳳凰平臺新車,都被龐青年定位為了高端——單車售價至少在10萬歐元以上。“我本人不追求數量,鋁制或碳纖維車身肯定是小眾的。”龐青年說。
然而,雖然銷量預期不大,但龐青年為此的投入卻不是小數。“世爵聯合的超級SUV產品研發投入2000萬歐元,世爵鳳凰的轎跑車預計投入1000萬歐元。”盡管龐青年稱由于只需要對現有青年轎車生產線做必要的升級改造,整個項目不需要后續建廠等更大規模的投資,但3000萬歐元的產品研發費用,還是讓業界對青年汽車的資金運轉產生了疑問。
在整個青年汽車業務板塊中,雖然客車、卡車及轎車成三足鼎立之勢,但真正對青年汽車業績構成支撐的仍是其傳統業務——客車。2011年,青年汽車客車銷量為4500輛,而有青年內部人士透露,其客車業務銷售額超過40億元。相比之下,至今年10月銷量反超3萬輛的轎車,和因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的整體業績下滑的重卡業務,都無法對青年汽車的營收“錦上添花”。
“我(的投資)是靠積累的。”讓龐青年引以為自豪的是,青年汽車除部分小額流動資金外,諸如工廠建設、項目合作等大額投資均沒有銀行貸款。“前幾天,還有銀行找我,要給我貸款,但我沒要。”
事實上,雖然自稱“不差錢”,但對薩博的追逐并最終牽手世爵,龐青年已經和即將付出的資金高達1.1億歐元。再加上青年蓮花的轎車項目,粗略估算,其在轎車板塊上的總投入或已超過20億元。
“(青年汽車的)客車生產線正在擴能,由目前的4條擴至18條,屆時產能將達到二三萬輛。”有知情人士透露說。
繼續以擴大客車板塊帶來的業績編織自己的轎車夢想,只是龐青年財富增值的一部分。此前曾表示不考慮資本運作的他,這次首度確認青年汽車正謀劃上市,目前“已過了上市輔導期”。
顯然,有了資本市場做后盾,青年汽車才會在轎車領域“一擲千金”;但即將突破資金瓶頸的龐青年,還只是轎車領域的一名不折不扣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