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市交通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小客車購車搖號政策實施兩年以來,本市機動車快速增長勢頭得到有效遏制,中心城區交通運行狀況有所好轉。明年,將繼續實施搖號政策,同時,有關指標調控的具體措施和指標額度問題正在研究當中。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陳艷艷教授分析,指標額度調整可能會擴大,但幅度不會太大。
■指標額度調整
據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小客車指標額度調整可能有兩個方向,一個是額度總量發生變化,另一個就是總額度保持不變,但其中的分配比例發生變化。比如,總額度發生變化,是指調高或調低現行平均每月2萬的總配置指標。分配比例調整是指,2萬總配置指標不變,但會對其中的個人比例、運營小客車比例及單位指標比例進行調整。
□回顧
兩年167萬人申請搖號
據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李曉松介紹,近年來,本市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2005年底,本市機動車保有量為258萬輛,至2010年12月底已增加至481萬余輛。其中,2010年增長79萬余輛。
她表示,本市的機動車保有量遠高于國際其他城市。目前,香港的機動車保有量為65萬輛,新加坡機動車保有量為97萬輛。另外,本市小客車還呈現高使用率和區域集中的特點,致使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日益加劇。
作為緩堵政策之一,小客車購車搖號政策自去年1月正式實施,至今年11月底,北京市共舉行了23期小客車指標公開搖號,累計收到通過審核的個人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共1676147個,配置個人小客車指標441195個(含過期未用重回搖號池的36395個)。此外,有53582家企事業等單位申請小客車配置指標109022個。
□展望
指標調控額度正在研究
李曉松表示,雖然小客車指標調控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在當前我市機動車總量基數大的情況下,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有加劇趨勢,緩解交通擁堵形勢嚴峻,需繼續實施小客車指標調控。目前,有關明年指標調控的具體措施及指標額度問題正在研究當中,并將適時向社會公布。
對于指標額度的問題,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陳艷艷教授表示,指標額度調動應該是一種常態,應根據汽車保有量和交通擁堵狀況來定。她認為,下一步指標額度可能會擴大,但擴充的幅度不會太多,“畢竟目前的交通擁堵狀況還未得到較好的緩解�!敝袊缆穮f會秘書長王麗梅表示,交通部門應該對現有汽車保有量、目前交通擁堵狀況,以及搖號申請人數進行綜合評估,之后進行指標額度的調整。
□效果
交通運行狀況總體順暢
小客車購車搖號政策實施以來,本市機動車快速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據統計,2011年全年凈增機動車17.3萬輛,比2010年少增61.7萬輛,同比下降78.1%。2011年底為498.3萬輛。
另外,中心城區交通運行狀況有所好轉,高峰時段交通指數由2010年平均6.1下降到4.8,路網運行速度由每小時22.6公里提高到25.3公里,全市交通秩序總體安全順暢。
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518.9萬輛,比2011年底增加20.6萬輛。
□回應
搖號過程或將電視直播
就在本月初,有網友發現,北京搖號購車中簽者中,有一個名字——“劉雪梅”,連續7次中簽。有網友質疑存在暗箱操作。雖然經小客車指標調控辦公室調查,純屬重名造成。但針對搖號操作及過程的質疑一直沒有減少。
昨天,記者在簽署保密協議后,觀看了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系統的操作后臺,發現過去的23期搖號中,共有22個“劉雪梅”中簽,而且每期中簽的“劉雪梅”對應不同的身份證號碼和隨即生成的編碼。工作人員稱,在搖號過程中,因重名導致的多期出現同一名字的情況有很多。
昨天,李曉松也表示,搖號工作通過“三重隨機”確保公平、公正。每個信息審核合格的申請人對應一組申請編碼,該編碼通過兩次隨機選取產生。此后,通過國標“線性同余發生器”的搖號算法,確保搖號池中每個編碼的中簽概率相同。在整個編碼生成以及搖號過程中,均有公證人員進行監督。
李曉松稱,為進一步增加搖號過程的公平性,今后,每月26日,交通委計劃采用電視或網絡直播方式,讓民眾同步觀看搖號現場。目前,交通委正在進行人員以及設備的準備工作。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分別就搖中號不買車者是否會處罰、長期搖不中號者是否會放寬限制等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熱點問答
目前網上盛傳,在搖號前有兩萬多個備案車,這個說法是否準確?“備案車”的存在是否意味著在政策的制定上有漏洞?
受訪專家:市交通委副主任 李曉松 市交通委委員 容軍
備案車去年底已全部結清
李曉松:搖號政策從2011年1月1日起執行。在政策出臺之前,為保證合理銜接、平穩過渡,對已在2010年12月23日以前和汽車銷售商簽訂購車合同、并繳納了定金的購車人,在規定時間內辦理購車手續,并且在商務部門進行備案,經審核確認的,準許直接辦理車牌手續。這個量有兩萬個左右。同時,對已進入舊車交易場所的車輛進行備案登記。按照規定時限,這兩類情況的車必須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全部結清,政策制定上不存在漏洞,這只是一個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緩沖期。
日前,記者走訪花鄉二手車市場,在被問到是否還有備案車牌號交易時,銷售員均表示,備案二手車因能帶牌銷售,曾經炙手可熱,一些車主不惜高價購買帶牌二手車。2011年9月,一些車牌售價高達二十余萬,按政策規定,去年年底已全部交易完,目前市場上已沒有備案二手車牌。
隨著中簽難度的不斷增大,以后中簽后不購車的申請人會不會受到處罰?
中簽不購車罰則未獲批準
容軍:此前,中簽者在半年內持指標未購車者,視為自動放棄,該編碼也隨之廢掉。隨著公眾對車輛的需求不斷增長,去年8月以來,中簽未購車的指標,被再次放入搖號池中,使得民眾有更多機會獲取指標。但由于中簽未購車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本著人性化考慮,近期不會改變對這部分人群的相關政策,但也會采取舉措不斷改變中簽未購車的狀況。據了解,市交通委曾在首都之窗“政風行風熱線”中回復市民時透露,曾有過處罰中簽不買車者的提案,但未被批準。
有專家建議,像購買房產一樣,以家庭為單位購車,經研究后是否能實現?
以家庭為單位購車不可行
容軍:交通委已經對以家庭為單位購車進行研究,但由于目前掌握的基礎數據對家庭的界定比較困難,所以這種方式不具有操作的可行性。
據了解,今年年初,市交通委主任劉小明在做客城市管理廣播時曾透露,對于“久搖不中”人群的照顧,交通部門一直在研究,但現在沒有更優惠的條件。交通部門想以家庭為單位來搖號,作為應對長期不中簽的優化、細化政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很多人提出反對意見,需要的話將進一步征求市民意見。
隨著搖號中簽難度越來越大,不少人久搖不中,對這部分人群是否有特殊照顧?
持續不中簽沒有特殊照顧
容軍:小客車指標辦一再強調,所有符合資格的搖號人,在搖號系統和政策面前,都會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在每一期搖號中,每一個搖號人的中簽幾率都是一樣的,早申請的人參與的機會多,他獲得指標的機會也相應是多的。如果給早申請的人一個較高的中簽比率,對于后申請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這也就違背了購車搖號政策公平公正的原則。
北京的搖號政策會不會像上海一樣,用拍賣車牌的方式控制機動車增長?
北京短期內不會拍賣車牌
容軍:搖號政策確保的是民眾的公平公正性,上海市早在1994年就開始實施車牌拍賣政策,他們動手的時間比較早,為城市交通管理爭取了比較主動的形勢。據統計,到今年7月份上海機動車保有量為257萬輛。而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接近520萬輛,形勢嚴峻,而且我們的公交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北京的搖號政策在短時期之內是不會改變的。
□記者觀察
未來對有車族限制或將更嚴
從搖號之初的20萬申請者,到如今的160萬申請大軍,民眾購車的欲望可謂愈演愈烈。但是,目前交通部門正在研究的措施傳達出這樣的信號,控制汽車增長量的決心未變,對有車族的限制將會更加嚴厲。
2010年底,北京治堵28條中提出,研究制定重點擁堵路段或區域交通擁堵收費方案。今年上半年,市政府發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中進一步闡述,為完善法規、標準和制度,將出臺一批促進交通可持續發展、緩解交通擁堵的配套法規,以保障擁堵收費管理等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還將重點建設擁堵收費監測評價系統、交通擁堵收費管理系統等。
去年4月1日后,北京停車收費標準大幅提高。按照“十二五”期間的規劃,北京將進一步擴大差別化停車收費區域范圍,制定停車收費政策。也就是說,部分重點區域的停車費或將再次提高。
無論是收交通擁堵費,還是差別化收取停車費,顯然,這都是用經濟手段控制汽車增長量的方式。而采用分時分區域實行單雙號限行走的則是行政控制的思路。今年10月,交通委發布9月份交通擁堵狀況工作報告時提到,明年將重點評估在特定時段、特定區域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的可行性。這項措施若評估通過,相比目前的尾號限行,特定時段、特定區域將實行更嚴厲的限號措施。
在給有車族施壓的同時,也是對購車需求者的打擊。搖號政策的繼續實施,意味著對機動車保有量的控制依舊非常嚴格。
對于購車需求的打壓,中國道路協會秘書長王麗梅表示,不能夠“一刀切”,應該充分考慮部分剛性需求者的想法,這樣才能進一步確保公正性。交通部門應該對市民保有汽車量進行盤點,比如數量、車型、種類等,同時對申請者的“迫切程度”進行調查,之后再制定相關政策。
她認為,對于汽車存量的調查要以家庭為單位,雖然這是一項相對困難且復雜的工程,但是對于在政策出臺后有迫切需求的購車者來說,這種方式相對公平,而且使得整個政策良性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