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國城鎮化進程逐漸加快。在不久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城鎮化再次成為突出亮點。會議明確,明年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奉行積極穩妥的原則,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不一味追求速度、更注重城鎮化質量的定調,與確保宏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尊重經濟規律、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速度,在不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經濟結構中實現增長的指導思想相得益彰。
推動城鎮化無疑是啟動內需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通過推動城鎮化,刺激投資與消費,對汽車行業而言能夠直接享受到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福音。對汽車企業而言,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在銷售和服務渠道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級、三四級市場的下沉過程中,企業也尋找到了新的需求和增長點,這樣的市場空間和潛力,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有人將城鎮化政策視為力促汽車業發展的新引擎,這樣定義城鎮化與汽車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和作用似乎并不夸張。
在過去幾年中,國內車市的增長重心已較為明顯地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甚至四五線城市轉移,隨著明年積極穩妥的城鎮化政策的推進,這樣的趨勢將更加明顯,二三線、四五線城市的汽車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得到釋放。為此,業內人士做出如此樂觀的判斷:城鎮化推進的提速,至少為未來10年的國內私車消費市場提供穩定的增長空間。
這樣的宏觀經濟政策,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與此同時,在加快城鎮化推進速度的同時,諸多“城鎮化推進后遺癥”也在暴露。根據中國社科院數據統計,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1.27%,城鎮常住人口超過了農村常住人口。按目前的發展速度,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突破60%。按照世界城市的發展規律,當城鎮化率達到40%~60%時,城鎮化進程進入成長關鍵期。事實也正在證明,當城鎮化速度加快,汽車在二三線、三四線城市的普及率越來越高的同時,城市擁堵、空氣污染、停車難等問題已經不可回避。由于城鎮化推進速度較快,很多地區來不及思考、準備和規劃,最終導致一線城市的“汽車病”直接傳染到二三線城市。 城鎮化已經到了從數量增長到質量提升的關鍵時期,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布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把節能環保的消費理念融入到城鎮化進程中,對汽車行業而言,無論是對傳統節能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打造可持續的城鎮化進程,無疑對城鎮化的長遠發展以及汽車等諸多行業的發展是有利的。因此,我們需要正視目前由于城鎮化速度較快所導致的弊病,調整城鎮化推進速度的同時,更加注重質量提升。比如,為了迎接城鎮化推進同時帶來的汽車消費的快速增長,提前進行城市規劃建設,使相關配套設施先行;比如,引導消費者樹立節能環保的消費理念和用車理念等等。城鎮化并不是要簡單復制出一座又一座千篇一律的城市,而是需要在城鎮化推進的過程中,吸取前車之鑒,避免重蹈一線城市的某些覆轍,在不斷總結經驗、取長補短的過程中建設美麗中國。當城鎮化真正地與生態文明、節能減排、結構調整、創新轉型實現有效結合時,美麗中國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