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2日“2013年的士新春聯誼會”上,被問及出租行業的情況時,劉師傅告訴記者最近生活很幸福。開出租十多年來的他,從沒趕上收到這么多禮物的好時候,“有人送我手機,有人給我們的哥配備平板電腦。”劉師傅說。
的哥的幸福生活來自于手機打車應用軟件的興起,自2012年下半年起,百米出租車等優秀的手機打車應用軟件開始推廣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隨之將目光投向老大難的出租車行業。
“我也趕上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潮流。”北創的王師傅拿著百米出租車的平板電腦說,以前只會用手機打電話的他,已經學會了使用智能終端。剛學會,他就當起了其他的哥的老師,耐心細致地教哥們兒怎么接活。用王師傅的話來說,他要領著哥幾個一起走進移動互聯新生活。
說起的哥的幸福新生活,網友@非典型runner感觸頗深。在機場打車時,50多歲的的哥說起手機打車應用軟件一路上滔滔不絕,儼然一個產品經理在做宣講。“剛看的一個十九世紀的美國牧師在他的書中說中國人因循守舊、不思改變,眼前這不就是活生生的反例嘛!”網友說。
讓平均年齡超過40歲的北京的哥高興接納的新興事物,也讓抱怨打車難的聲音減少了。媒體、微博上傳來大量的贊許、肯定,國內最先得到廣泛應用的百米出租車軟件備受關注。不少乘客反映,運用手機打車應用軟件確實方便了,不用在三九寒冬在路邊苦等招手,遇上雨雪天氣出門前用軟件叫車可以輕松叫車,也不會遇見拒載不拉的情況。
打車的剛性需求
在擁有兩千萬常住人口的“首堵”,打車難成了城市特色之一。自1992年北京市提出解決“打車難”、大力發展出租車行業的口號后,20年來,北京依然一車難求,的哥與乘客端相互之間的隔閡也日漸增多。
據數據統計,2000年到2013年,北京全市出租車數量一直保持在6.7萬輛,但每輛出租車服務人數已經從203人激增至近300人。如今,從載客量來看,北京出租車全年要拉將近7億人次。
在車少人多的剛性需求下,乘客對出租車的評價日益降低,而的哥的生活狀態卻有著太多的無奈。 師傅們常打趣地說:“上午為石油公司干,下午為公司干,晚上才是為自己干。”
的哥王師傅告訴記者,出租車行業本高、錢少、時間長。他每天運營10小時以上,日收入不足500元,除了每個月要交的份錢和油錢,洗車費、保養費、修車錢等都是司機自付,他頂多能掙到4000元。但的哥張偉表示,每月能賺到4000元已經是最好的光景了,等車開了3年以上,修車就夠讓人頭大。
北京出租車價格與國際其他同類大城市相比,費用偏低。十年來,油價從每升3.02元漲到現在7.81元,除了對每運次超過3公里的乘客曾漲3元燃油附加費外,北京出租車起步價格未曾提高。在急速飛漲的物價面前,這個十年不動的打車價也讓的哥們每天拉活時費盡心思。
然而,對于乘客而言,十年不變的打車價并不能成為他們打車難的理由。“出租車的服務人群就是打車族。”但事實上,打不上車就讓乘客享受不到服務,這些情況讓不少人對出租車行業的印象加速惡劣。
高峰期的躲活兒
德勝門外、六里橋、三元橋、芳草地、北皋、百子灣……這一個個地方都是出租車司機的大本營。在高峰時段,粗算下來北京至少有上萬輛出租車在這里躲活兒。
微博網友@caca_131稱 ,早上打車看見停在路邊的出租車里司機正裹著被子睡覺。和司機閑聊一下才知道現在有的司機就是一人一車,多數司機為了多賺錢養老就會疲勞駕駛。跑了十多年出租車的賈師傅說,早晚高峰,的哥一般會找地兒“趴”著吃飯歇會兒。
在堵車嚴重的北京,低速行駛費按五分鐘一公里計算。賈師傅表示,的哥干活就是要掙錢,高峰時間堵車嚴重,跑一路連本都不夠。“誰會做賠錢的買賣?高峰期出車效率太低!除去油錢、份兒錢,根本不掙錢,有時還虧,我干嘛去受那罪?”
以晚高峰六里橋到西客站為例,每公里耗時約40分鐘,每小時車收入約24元。而出租車每天的車本約為300元。按每天平均工作10小時計算,的哥每小時需掙到30元,才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但這樣的話他們一天就等于白跑了。
同樣苦惱還有乘客。看著在路邊趴窩的空車,著急外出的乘客在不滿之余又很無奈。乘客李小姐告訴記者,堵在路上,她的時間虧,但打不到車,她的時間更虧。“的哥不出活,那要出租車干嘛?”
針對這種現象,市交通委日前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出租汽車行業管理維護運輸秩序提高運營服務質量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出租汽車企業要嚴格要求駕駛員,確保早晚高峰時段駕駛員出車率。
作為手機打車應用的代表,百米出租車也在通過任務系統積分獎勵計劃,引導空駛出租車司機在高峰時段出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能“增收”的拒載
中國社科院《公共服務藍皮書》“打的難”調查顯示, 在38座城市打車便利度排名中,北京位列中下游。藍皮書分析“打的難”原因時指出,除了車少人多、交通擁堵致使的哥不愿意跑擁堵路段和主城區等外,拒載行為屢屢發生也是“打的難”重要因素之一。
的確,與打不到車相比,更讓乘客不滿的是遭遇“拒載”,特別是亮著空車燈的司機停車詢問路線后拒絕前往的情況,這樣的投訴和曝光幾乎每天都在微博上高頻率出現,被不滿的網友大量轉發。
對于的哥拒載,《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明確規定,將處以1000元至2000元的罰款,在營運資格證件上作違章記錄,并可暫扣營運資格證件1-3個月;情節嚴重的,將吊銷營運資格證件。
對此,一位受聘北京十大出租車公司的老司機表示很無奈,“正規出租賺不到錢,當然有司機要拒載挑活、去議價。”作為大班司機(一個人開一天休一天),他每月工作10天,一天連開18-19個小時以上才能賺點錢。“每天工作14個小時都是為了份錢和油錢。”
“如果出租車司機通過拒載、挑客來提高收益水平,大家覺得是可以接受的嗎?”當網友@徐磊Ryan 嘗試在微博上討論拒載背后的深層次的原因時,轉發回評中無一不表示出對拒載行為的憤怒與不滿。
科技改善打車難
在出租車業態成熟的荷蘭等歐洲國家,即使街頭打車不太容易,但成功率接近100%的電話招車讓打車難變得不是問題,電話招車占到荷蘭打車總量的90%。而在中國,“電招”只占整個打車總量的1%,在打車需求剛性化的情況下,北京市的6.7萬輛出租車空載率依然高達30%。這為手機打車應用軟件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經濟學家薛兆豐表示,北京打車難的若干癥狀,是由數量管制和價格管制政策分別導致的。強調充分調動出租車資源的他也明確表示,關注移動互聯網方式改變現狀。
同樣看好移動互聯網的還有趙駿峰師傅和他的同行。談起打車難時,趙師傅說:擁堵期間效率低,通過合理調度,的哥也愿多拉活!“以前路上拉活全靠眼力勁兒,現在可以接收移動叫車訂單,一天空駛情況會少很多。”記者發現,趙師傅和他的同事已經使用百米出租車的平板電腦。
據北京星云匯聚科技有限公司CEO李聰介紹,旗下產品百米出租車致力于解決乘客出門打車難和出租車空駛的情況。系統實現出租車與打車用戶的遠程連接,通過有效調度,分配任務,提高人車匹配度,在降低出租車的空駛率的同時,滿足乘客的打車需求。“我們在致力于科技改變生活的同時,讓百米出租車成為的哥和乘客之間溝通、互動的橋梁。”
針對司機和乘客,百米出租車有兩款不同的產品。據介紹,百米出租車已經與北京主要的出租車承運公司合作,在承運公司為出租車司機登記、裝機、教學,為司機免費提供平板電腦,讓師傅們不僅學會用百米出租車移動接單,而且學會移動應用的新生活方式。
而乘客端則可以免費下載客戶端。乘客通過使用客戶端,輸入目的地,便可一鍵式叫車,受到了乘客的廣泛認可。網友@高小新Q蘑菇 毫不猶豫地在微博上提出表揚,并幽默地表示“推薦給苦苦在寒風中等車的孩紙門。”
“我們鼓勵乘客在出門前提前呼車,這樣就不用在戶外受凍或者暴曬。”李聰說。目前,百米出租車主要服務于北京地區,其他大中城市正在逐步開放。
作為一家具有社會責任的公司,該企業還針對出租車行業發起了一些社會公益項目。李聰透露,北京星云匯聚科技有限公司將逐步接過愛心調度的接力棒,不僅對雷鋒車隊的免費接送行動給予扶持,還將對愛心行為予以獎勵。此前,該公司曾組織為白血病的哥余曉強捐款,并專門設立“百米暖的士基金”,用于病困的哥的救助,對公益車隊活動進行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