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車乘用車第三工廠竣工暨瑞風S5下線儀式1月5日隆重舉行,這場主題為“世界工廠全新瑞風”的行業盛事,不僅向人們展現出第三工廠和全新瑞風S5的世界級風采,同時也預示江淮乘用車在完成品類布局與品牌整合之后,開始邁向以品質取勝、效率取勝的全新時代。
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世界模范工廠”
第三工廠承載著江淮乘用車從產品布局到品質飛越的重大戰略責任,所以,在規劃之初就本著高標準、高起點的要求建設。實際上,早在2007年,外界就已見識到了江淮“TOP模范工廠”的風采,作為在“TOP”基礎上升級之后的全新工廠,江淮乘用車第三工廠世界頂級的工裝設備和工藝技術,全面展現了模范工廠的國際領先性。
在沖壓車間,第三工廠擁有國內首臺最大噸位2500噸伺服壓力機,此伺服壓力機采用先進的運動控制器和能量管理系統,高性能的西門子PLC以及德國力士樂的數控液壓拉伸墊,整機技術水平達到國際一流。此外,沖壓車間還擁有國際先進的德國舒勒自動化系統。整套系統與壓機實現聯動后,較已有自動化線節拍提升一半以上。國際先進全封閉自動化沖壓線,使江淮汽車全面進入沖壓自動化高速時代。
焊裝車間擁有自主車企第一條高速柔性焊裝生產線,166臺機器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輥床,可實現四平臺六車型柔性共線,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涂裝車間運用的是世界最高水準的水性B1B2免中涂工藝,也是自主車企首創。該工藝還是當今最短的噴涂工藝,通過涂料的優化,在保留中涂涂層的抗紫外及抗石擊功能的同時,可減去中涂工藝帶來的設備投入、人員及能耗成本,而且還可大幅度降低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可謂開創了汽車綠色涂裝工藝新時代。
總裝車間采用的是國際最流行的L型布置,工藝設計完全遵循節能、環保、綠色、低噪的設計理念。此外,總裝空間全面運用地源熱泵空調系統,是目前國內最大單體工業建筑地源空調系統,能夠創造節能環保恒溫恒濕裝配環境,保障完美工藝質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高效低能。
不難看出,江淮乘用車第三工廠不只在國內車企中首屈一指,與世界頂級汽車制造水準同樣是齊頭并進,引領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高品質高品位追求“歐洲制造標準”
江淮具有JAC特色的質量文化就是嚴格按照“歐洲制造標準”來制造更高生產標準。一直以來,江淮人都樹立著“質量是生存發展之本”的核心價值觀,形成了“JAC質量榮辱觀”,質量管理“三層次”理論總攬了質量工作全局,從質量意識、體系標準、方法工具三個方面不斷提升質量管理的職業化水平。在“質量管理”這雙看似無形的手推動下,江淮汽車持續追求卓越,實踐著“品質JAC”的戰略定位。
江淮汽車始終把“品質”放在首位,堅持打造高品質自主品牌的形象,不僅在領導層、管理層及全體員工中得到共識,也獲得了外界的一致認可。2010年10月,江淮汽車從58家參評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摘得我國質量領域最高獎項“全國質量獎”,成為自主品牌車企首個獲此殊榮的企業。2012年12月8日,江淮汽車再次拿到“金牌通行證”,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的出口免驗資格。
為了整合全球資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江淮汽車在國外獨資設立意大利設計中心、日本設計中心等研發機構。其中作為江淮四層次立體研發體系中較為重要的研發機構,江淮意大利研發中心一直堅持與當地學術及科研機構保持緊密的合作,建立國際平臺,吸收國際優秀人才,同時引進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流程及系統,并組織聯絡和引進國際一流的零部件及技術供應商,為瑞風S5的“歐洲制造標準”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歐洲制造標準”的自我要求下,同悅、和悅等江淮經典轎車車型已經被國際市場充分認可,江淮乘用車的地位穩步上升。隨著江淮乘用車在國內外市場上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江淮將不斷創造出自主品牌汽車由低成本向高品質進軍的最新成果。此次瑞風S5的下線,諸多專業人士都預測其或將成為江淮乘用車國際化戰略的重要棋子。
實際上,全新瑞風S5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面向全球市場而打造的一款世界車。在安全性能方面,瑞風S5完全是按照歐洲五星安全標準在設計,不僅擁有符合歐洲第二階段行人保護的設計配備大小腿保護梁、柔性剪切式雨刮、兒童頭部保護結構前大燈等安全設備,還配有ESC車身穩定、HBA緊急制動輔助和TCS牽引力控制等系統的配備,使主動安全性達到歐州、北美安全認證。而智能性方面,上坡輔助、陡坡緩降、TPMS胎壓監測系統、EPB電子駐車系統這些在豪車上才能見到的配置,瑞風S5也一一具備。
在外觀和內飾方面,瑞風S5也做得很是精致,像鍍鉻鯊魚腮裝飾的流暢腰線和科技時尚的立體式LED尾燈,讓車體整體顯得非常新潮,配合虎嘯式前臉,既顯大氣又很有歐洲范兒,自信感超強。車尾設計簡潔而大方,高燦式LED尾燈線條柔中帶剛,帶來高安全性的同時,時尚又不失穩重,雙排氣管設計的跑車風范則讓全新瑞風SUV凸顯動力十足的本能。相比外觀,瑞風S5的內飾也極為出彩,中控臺采用環艙式設計,儀表臺和多功能方向盤質感極強,人性化功能鍵的組合設計細節盡顯。
觀察家們指出,對于自主品牌來說,只有不斷開拓進取,矢志不渝堅持走質量效益型道路,樹立“世界模范工廠”目標,形成與國際知名汽車企業在品牌、服務、產品、渠道等方面的全方位競爭,才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