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汽車消費金融市場余額將超過1萬億元,消費金融滲透率也將從目前的10%升至30%以上�!苯�,業內最新發布的“2012年汽車金融報告”中作出上述預測。
如今,僅靠銷售新車這一單一盈利模式就能獲取高額利潤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去年,政策利空及國內外經濟環境不振導致汽車市場需求萎縮,加之廠家為求自保一味壓庫,大面積虧損甚至不堪資金鏈斷裂而跑路的經銷商比比皆是,汽車流通行業哀鴻遍野。
顯然,經銷商轉變盈利模式已是迫在眉睫,不僅要積極開拓二手車、快修、保險等后市場業務板塊,更要密切關注并善用汽車金融,讓其盤活自己的生意鏈。
所謂汽車金融,從廣義來講包括對整個行業的產供銷提供的融資服務。今天我們這里討論的是狹義汽車金融,包括經銷商所需的展廳建設貸款、庫存融資等汽車批發金融,以及針對車主的消費信貸、融資租賃等。
汽車金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當時的業務僅限于汽車制造商向消費者提供汽車銷售分期付款,隨后業務領域不斷擴大,并衍生出多種金融服務。
據ADP經銷商服務集團掌握的數據看,目前中國經銷商80%以上的收入依賴于新車銷售,而在汽車發達國家,如美國這一比例僅為50%左右;新車銷售對中國經銷商的毛利貢獻率在50%?60%,而美國僅為20%左右,其他利潤來自二手車和配件銷售、金融保險業務等。
汽車發達國家實踐表明,汽車金融不僅是助推行業發展的催化劑,而且是使產業價值鏈正常運轉的潤滑劑。
在中國,汽車金融的發展現狀與市場規模卻不相匹配。據ADP了解,汽車發達國家目前的融資購車滲透率約達70%?80%,這一數字在中國僅為10%,甚至不及巴西、印度、俄羅斯。
除了起步晚、配套政策環境不健全,中國消費者“量入為出、現金消費”的觀念也制約著汽車金融業務的發展。另外,經銷商對汽車金融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有的甚至誤認為,開展汽車金融受益更多的是整車廠,其實不然。
盡管經銷商并非汽車金融的資金供應方,但卻是金融產品整合創新和推廣的絕對主角,可為消費者量身訂制靈活多元的金融購車方案。根據ADP在發達國家市場服務的多年經驗,汽車金融除了直接帶動新車銷售外,還能幫助經銷商鎖定客戶保險、確保維修利潤穩定、借助二手車金融、融資租賃在增加集客量,同時提升客戶忠誠度,牢牢維系住老客戶。
目前,由于在國內首次購車還占主流,經銷商銷售的信貸產品多是一錘子買賣,經銷商向消費者推薦汽車金融公司或銀行的分期付款金融產品,還款期滿或者保修期滿,消費者極易流失。
而在歐美國家,彈性信貸產品因其尾款處置方案靈活而備受消費者歡迎,而且為經銷商提供了新車、二手車、改裝、延保等多個盈利點,同時增加了客戶的粘附度,這些經驗值得中國經銷商借鑒。
作為資金密集型企業,經銷商的資產負債率一般都在60%以上,信貸環境及市場環境的風吹草動直接關系著經銷商的經營狀況。
由于融資渠道窄、金融產品單一,經銷商的財務成本居高不下,資金鏈頻現紅燈。這幾年經銷商之所以熱衷投身資本市場,緩解資金瓶頸就是一個主要原因。
中國汽車市場經過幾輪洗牌后,經銷商群體整合已是大勢所趨,有實力的企業紛紛加快擴張、兼并重組步伐,與此同時加速盈利模式的轉型升級,對資金的渴求逐漸增強,這都給經銷商財務管理提出嚴峻考驗。
由此可見,善用汽車金融產品不僅涉及發展問題,更涉及生存問題。
隨著汽車消費的升級、目標人群消費特征的變化以及政策環境的松綁,汽車金融在中國勢必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經銷商則將在其中扮演絕對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