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正式發布,明確的戰略方向和產業化路徑為國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據了解,天津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早已開始加速市場化步伐,為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業升級和市場推廣鋪就坦途。
隨產業趨勢實現企業轉型
“我們正在與天津力神和中通客車合作,三方共同進行基于純電動換電技術的客車研發,現在已有三個車型拿到了國家公告,預計很快就會進入到產業化階段。”天津松正電動汽車有限公司郭志良經理告訴記者,企業目前的發展重點為混合動力技術,但此前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審議稿中已經明確了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重點產業化方向,這意味著由混合動力向純電動轉型將是產業的一個大趨勢,所以企業目前也與中通客車、宇通客車等企業合作,開始戰略性的關注并涉足純電動技術。
“從研發到產業化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在2015年前仍屬于純電動的起步期,真正較快發展還要在2015年之后。”郭志良表示,純電動汽車銷量的增長不會一蹴而就,必須以現有運營車輛更為全面的監控和數據分析為前提保障。
新能源技術加速產業化
目前,濱海新區已擁有天津清源電動車,力神電池,天津松正和泓鋒泰汽車改裝公司等新能源整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此外,全球領先的汽車蓄電池制造商——江森自控也正式落戶南港工業區,將生產鉛蓄電池及用于汽車啟停系統的電池。新區不僅掌握了新能源汽車的部分關鍵技術,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之間也合作開展了課題研發并付諸產業化。
與此同時,各企業還在加速產品投放市場的力度。其中,清源已經助國內電動車邁出了出口海外的第一步,目前正與時風等整車廠開展新型電動車的研發。由天津泓鋒泰汽車改裝有限公司生產的電動環衛車和電動郵政車已在山東德州和河北廊坊進行應用。天津松正的電控技術則已經幫助天津的近10條公交線路和河南、山東等省市的客車用上了混合動力技術。
基礎設施先行鋪路
據了解,在市場推廣方面,天津市正以公交領域為突破口,開始從混合動力到純電動的升級。近日,首次引進本市的兩部純電動12米公交車已在公交658路開始了空載試驗運行,將為本市公交大規模引進、投放此類零排放、無污染的環保車型提供技術依據。年內,天津市將有超過460輛純電動公交車投入運行。根據計劃,2013年將再建成4座充電站,總計8座充換電站將可滿足1000輛純電動公交車運行。到2015年,天津市運行的純電動公交車將達到2000輛,充換電站16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