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私車保有量的不斷擴大,有關汽車的投訴也逐年呈增加的態勢。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數據,2012年接受交通工具類投訴共2.64萬起,其中家用轎車的投訴達到7755件。
其中,被消費者集中投訴的主體,也由過去的以價格低廉的入門級轎車,向更高檔的轎車和SUV等產品偏移。8-12萬元級占比達32.35%,超過5-8萬元而成為投訴占比最高的部分。另外,35-80萬元之間的投訴,也從上一年的200多件,迅速增加至300多件。下文提及的七大投訴熱點,也客觀地反映出當前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所亟待解決的問題。——編 者
1-發動機投訴最多
作為汽車的心臟,發動機的性能和可靠性決定著一輛車的使用壽命,也因此成為在汽車質量方面最受消費者關注的部分。但是,一直以來,有關發動機的投訴始終占據汽車質量投訴的榜首,2012年有關發動機的投訴占比高達27.59%。問題則普遍集中于發動機異響、怠速抖動以及油耗等方面。
商報點評:在中國,汽車是大件消費品,消費者自然會對汽車的質量,尤其是關鍵零部件的質量要求更為苛刻。另一方面,中國不僅買車成本高,后期的用車成本更高。對油耗的關注,常常成為購車之后的第一關注點。而無論是之前廠家提供的油耗參考,還是之后工信部發布的油耗標準,又與實際使用有著一定的差距,這也客觀上造成了有關油耗方面的投訴持續增高。
2-車身小毛病不少
占汽車質量投訴第二位的,是有關車身電氣方面的投訴,其比例僅次于發動機,達到了27.0%。此類問題常常無法在購車時被及時發現,而在后期使用中出現問題,也因涉及多個部分,而容易被4S店以“這車都這樣”推諉,因此成為了投訴重災區。
商報點評:小到車窗升降、行駛噪音,大到空調制冷、車內異響,都歸類為車身方面的問題。部分車型在設計環節上有缺陷,到后期生產時品質控制不嚴,或零部件供應有瑕疵,都可能導致使用中出現問題。能否很好地解決小毛病的故障,更能考驗經銷商的技術和耐心。
3-變速箱問題嚴重
普通消費者對汽車核心技術了解不多,對于經常需要操作的變速箱更容易出現錯誤操作而導致故障,2012年有關變速箱的投訴占比排在第三位,占比達到22.34%。其中,變速箱異響、換擋困難等問題是投訴的重點。
商報點評:大眾DSG變速箱事件,讓更多消費者開始關注這一動力總成的關鍵部件。從目前的汽車發展來看,變速箱從手動向自動過渡,越來越多的變速箱新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投訴的增加。想要提升客戶在這方面的滿意度,除了提升產品質量,更全面地普及汽車技術知識也是重要一環。
4-欺詐行為不能忍
在有關服務的投訴中,欺詐行為毫無爭議地排名第一位。以次充好、以舊充新、借機加價等欺詐行為,在汽車銷售過程中層出不窮。特別是對于部分豪華車來說,加價幾乎成了家常便飯。雖然是市場供需關系決定了加價的出現,但本質來說這也是嚴重的欺詐行為。
商報點評:和質量問題相比,經銷商的欺詐行為帶有更強烈的主觀性,因此更加不能被消費者所接受。為了能夠規范經銷商的行為,不同企業也紛紛采取了不同的手段。像一汽-大眾全面取消二級代理商,也是志在解決此類問題的發生。從更深層次來說,只有全面提升整個服務體系的水平,才能徹底解決此類惡性事件的出現。
5-服務態度是問題
和欺詐相比,服務態度也是被投訴較多的項目,占比達到了14%。從表面上看,服務態度是最簡單是也最基本的服務,但在不同的市場具體的操作中仍然有大量的經銷商不能做到令人滿意的服務。
商報點評:隨著中國進入汽車社會,關于汽車的服務需求正在高速增長。但是對于什么才是優質服務,才是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服務,不同企業之間的理解有著很大的差別。近年來,提升服務質量幾乎被所有的廠家當做重點來抓,但此類投訴仍然不斷,本身就很說明問題。
6-技術水平難保證
針對經銷商維修技術水平的不滿和投訴占了汽車服務類投訴的重要位置。盡管每個車企都會對經銷商有明確的技術要求和規定,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技工的水平和溝通能力仍然表現得參差不齊。
商報點評:汽車的售后維修保養的技術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經銷商后續的發展空間有多大。將車輛修好僅僅是最低層次的技術要求,對客戶而言,質量好壞、時間保障、順暢的溝通,都是衡量技術服務水平高低的標準。
7-4S店維修費用貴
經銷商提供的配件價格太高,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車主不滿意的方面。特別是汽車在使用到一定年限后,保養的費用大幅提升。在統計數據中,針對價格上的不滿導致的投訴高達7.47%。
商報點評:目前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提供3年10萬公里甚至更長的保修期,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費者的后續開銷。另外,由于4S店的價格居高不下,也催生了越來越多同樣采用原廠配件、實行高服務標準的獨立維修保養店。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車主在保修期到期后,不再選擇去4S店進行保養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