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內可以無限次置換汽車,2.5L以下車型置換時不再受到排量限制”,今年廣州限牌新政一出臺,被集體解讀為利好二手車交易,置換將成為未來車市的生力軍。然而,在新政運行兩個月后,市場狀況并未如其所愿。二手車交易不僅未見起色,還惹來車主、經銷商、二手車商的集體吐槽。廣州二手車市的前景令人堪憂。
為何一項看似多方討好的政策,卻無法喚起車主積壓一年的換車熱情?據了解,繁雜的置換流程加上不完善的配套服務,成為挫傷消費者積極性的主因。
廣州限牌后,車輛無法帶牌流通,二手車市急劇降溫。按照規定,購買二手車的消費者,與新車消費一樣,須先擁有購車指標才能買車。這直接令二手車“收車”環節受阻,導致二手車源受到壓縮。同時,廣東省實施了國四排放標準,令二手車銷售渠道進一步收窄。目前二手車價格普遍下調了5000元以上。
業界指出,原本限牌前一兩天就能完成的置換過程,如今被拖延到半個月以上。據經驗豐富的經銷商人士介紹,老車主用舊車置換新車的流程是:首先,完成二手車交易并辦理過戶手續;然后,由二手車商遞交資料申請車輛遷出,7個工作日后收到車輛遷出通知后,二手車商進行異地上牌申請,對方車管所反饋信息后,廣州交管部門才認定車輛被遷出,原車主重新擁有申請新指標的權利;最后,車主本人向交管部門申請原車牌下新的購車指標,經核實交管部門重新發放購車指標。整個交易過程,最短都需花費近半個月時間,如果加上車主選新車、上牌等環節,置換過程短則一兩個月,多則三、五個月。
此外,二手車交易配套服務也有不盡人意之處。限牌后,廣州具備上牌資格的車管所從20多家減少到5家,增大了經銷商上牌、過戶的難度,增城、番禺、從化、花都等周邊區域的經銷商也不得不往返廣州市區辦理業務。
反觀實施限牌的北京、上海等城市,雖然對牌照發放進行了嚴格控制,但在二手車交易等方面卻是大開綠燈,流程簡化、效率提升,令二手車市一直保持著較好的市場活躍度。筆者認為,二手車銷量超過新車已成為汽車市場日趨成熟的重要標志,而二手車市場的良性發展是車市發展的“正能量”,廣州只有讓二手車實現快速暢通的發展,未來廣州的汽車市場才有可能有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梁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