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稱好都推行 買家認知不死盯 三包網開通便查詢
從10月1日正式落地至今,汽車三包政策已經執行了有半個月。在這半個月中,與汽車“三包”相關的事宜出現了很多變化:原本的《汽車保修保養手冊》變成了《汽車三包與保養手冊》;退換車輛處理問題細則出臺;中國汽車三包網(http://www.qcsanbao.cn)正式上線……那么,汽車三包政策正式落地后汽車市場發生了什么變化?汽車經銷商和消費者對這一政策究竟有著怎樣的態度?近日,渤海早報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對天津市多家汽車經銷商和消費者進行了走訪。
經銷商:利大于弊 積極推行
雖然出臺汽車三包政策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但是,對于汽車經銷商來說卻也是不無裨益的。據天津天寶寶馬汽車4S店的客戶經理張萬玲介紹,寶馬品牌已提前一個月開始實施汽車三包政策。張萬玲坦言,“三包”讓汽車質量問題的判定“有法可依”,經銷商在面對客戶的質疑時可以拿出更有說服力的依據。
渤海早報記者通過走訪得知,津城大多數汽車經銷商都在10月1日汽車三包政策正式實施之前,制定了相應政策積極響應,承諾提供給消費者更好更完善的服務。其中,包括寶馬、比亞迪、上汽通用、東風標致、納智捷在內的近20個品牌都提前實施了“汽車三包”政策。
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被業內人士預測將成為“三包重災區”的進口品牌,也做出了積極的響應。據天津中順聯眾進口大眾4S店的市場部經理林強介紹,為了在售后服務方面給消費者最安心的保障,他們店提前為購車的消費者提供了與汽車三包政策幾乎無異的“延保服務”。
消費者:會考慮三包 更看重口碑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天津國際汽車貿易展覽會上,現場售車4200部,交易額7.5億元,意向購車16528部,合同交易額39億元,為10月這一汽車銷售旺季開了個好頭。不過,與媒體之前普遍預測的“汽車三包政策正式落地后將大大刺激汽車消費”不同,雖然車展現場呈現供銷兩旺的局面,但似乎與汽車三包政策的落地關系不大。渤海早報記者在車展現場的各個展臺看到,在對汽車銷售人員進行咨詢時,消費者所關心的問題依然集中在汽車的品牌、性能等方面,只有極少數的消費者會提及剛剛落地的汽車三包政策,其中,多數的消費者僅是提問:“有沒有三包?”“怎么三包?”等簡單的問題,關于三包細則以及條款細節甚至在簽訂購車協議時都鮮有人關注。
在車展現場,渤海早報記者采訪了剛從上海大眾展臺看車出來的阮先生。阮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從三個月前就開始關注要選購的車型,并且已經在網上了解了所關注車型的相關信息,自己選車的標準主要是看車輛的性能、功能和安全性等。至于汽車三包政策,阮先生表示他不會將“三包”作為選車的條件,在他看來,只有在購車時選擇了問題少質量可靠的車型,才可以毫無后顧之憂。
政策:細節不斷補充完善
關于汽車三包政策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過,近兩個月尤為激烈,在這些“不絕于耳”的討論聲中,汽車三包政策也做出了很多調整和補充,其中,中國汽車三包網(http://www.qcsanbao.cn)的正式上線,更是進一步方便了消費者查詢、了解或對比車輛的三包信息,并可以將所查信息作為維權依據。另外,該網站上還有汽車“三包”專家庫,對于存有爭議的“三包”問題,消費者可以選擇專家提供技術咨詢。
根據國家汽車“三包”政策的相關規定,除免費更換、退貨的情形外,消費者退換車時,應當支付因使用家用汽車產品所產生的合理使用補償。其計算公式為:{(車價×行駛里程)}÷1000×n(n為折舊補償系數,數值范圍在0.5%—0.8%間,具體數值由車企確定)。渤海早報記者通過采訪得知,這一之前爭議較大的汽車三包“賠償系數”很多車企也于近期進行了規定。例如,東風日產規定補償系數為0.5%;凱迪拉克表示車輛行駛一年內補償系數為0.6%,超過一年補償系數則為0.8%;寶馬將補償系數定為0.7%。
渤海早報記者 門莉娜 實習生 郭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