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虎又失約了。晚上10點鐘,招行的客戶經理發來信息:由于路虎工作人員太忙,他們原定明天聯合舉行的試駕活動取消,并一再表示歉意。的確,這已是路虎第二次爽約了。
路虎工作人員到底有多忙?路虎中國公司近日公布的一組數字,似乎能看出些端倪:路虎銷量從2003年的23輛增長到2009年的11547輛,今年上半年更是達到10983輛,同比增長135%。路虎中國區總經理狄思豪說:“路虎中國的銷量會在2011年趕超美國。”
就在路虎高調發力的同時,國內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也發布了一則令業界關注的消息:今年的銷售目標將由80萬輛下調至60萬輛,下調幅度達到25%。該公司前7個月銷量為32.206萬輛,如果按照原計劃目標,前7個月僅完成40.26%。
同一個市場,一邊是火焰一邊是海水,猶如冰火兩重天!
路虎的火焰為何燃燒得如此之烈?憑什么當中國的車企都在“喊冷”之時,他卻一路高歌猛進?而曾放言力爭在2015年成為國內第一、2025年坐上全球龍椅的比亞迪,緣何在銷量連續6年100%的增長后突然放緩擴張的腳步?減產背后有何玄機?會否引起“鯰魚效應”?
或許,比亞迪僅僅只是市場寒流中第一個感染者而已。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銷售呈現環比下滑趨勢。
我知道,拿比亞迪與路虎媲美是一件很天真的事情。但再一想,為什么就不能拿他們比一比呢?況且他們最近還真在忙著做同一件事情:品牌營銷。
7月底以來,路虎中國動用了全部人力啟動了“攬勝”計劃——路虎全系無界試駕體驗活動。與此同時,比亞迪工作人員也透露,減產計劃公布后,將全力貫徹“品牌年”整體戰略,集中力量進行品牌建設,以此支持即將推出的多款中高端車型和新能源項目。
路虎的品牌營銷似乎無可厚非,乘著訂單排隊的空當期,為自己吸引更多的眼球關注。不過,比亞迪的品牌營銷策略就有點讓人費解了,是為了安排減產后富余的勞動力?還是為了減少更多的庫存量?亦或兩者兼而有之?
說到這里,我不得不由衷地表揚一下李書福。原因不是這個“窮小子”娶來了歐洲的“富婆”,而是他現在正卯足了勁要給吉利“換血”,決意把往昔并無安全標志的“一個沙發四個輪子”打造成中國的沃爾沃。
在路虎品牌營銷的珍藏冊中,各款產品歷歷在目。無論是哪一款車型,都傳遞給用戶一個強烈的信息,兩個字足以概括:品質!或許這就是其最炫耀、最能打動人心的賣點之一。再反觀比亞迪,近年來在媒體上不斷增加的質量事故,是否也是眾多量變的堆積導致了其今日質變的原因呢?
品牌的營銷必須建立在產品的品質之上。中國自有古訓:好酒不怕巷子深。雖然現代伶牙俐齒的營銷人士換了說法:好酒也怕巷子深。深究其意,也應是先釀得好酒,再出來吆喝,而絕非只重吆喝不重釀造。有例為證:一代標王——秦池酒,不顧品質只識吆喝,卻最終倒在了自己的吆喝聲中。這件事情,怎能忘?! 來源:《品質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