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再次開場。
2月27日下午,中央電視臺2014年3·15晚會暨“3·15在行動”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中國網絡電視臺舉行,由此拉開了2014年3·15晚會宣傳推廣活動的大幕。
外界關心的話題是,今年晚會的主題和往年有什么不同?哪些領域是今年晚會重點關注的呢?
聚焦行業黑幕
相比于往年的主題,央視今年的晚會則進行了升華。
2014年,既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20周年;3月15日,更是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的起點。在這個特別的時間節點,央視3·15晚會將主題確定為“讓消費更有尊嚴”,倡議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要有尊嚴,遇到權益受損,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拒絕“忍氣吞聲”。
據悉,越來越高的維權成本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消費環境的建設,讓許多消費者不得不選擇忍氣吞聲,最終導致不法企業、商家的肆無忌憚。對此,央視將在各大門戶網站、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面向全國消費者發起“維權成本大調查”。
既然今年的3·15晚會是“讓消費更有尊嚴”,那么具體又是如何理解呢?對此,央視3·15晚會總導演史亞東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解釋稱,這有三層含義,首先是想呼吁商家在賺錢的時候,應該有尊嚴,不義之財不可取,不仁之事不可做;第二層意思,晚會想對市場的監管者說,應該努力地去完善相關的法規、法律,堅定地維護消費市場的尊嚴;第三個層面,晚會想對消費者說,遇到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一定要堅定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消費尊嚴。
史亞東還介紹,今年晚會的關注重點,仍然還是消費領域那些危害較重、危害范圍較廣的一些侵權行為,曝光一些侵犯大多數消費者權益的行業黑幕和行業潛規則,這是今年晚會依舊關注的重點。
據本報記者了解,今年晚會的曝光范圍既包括汽車、家電、食品、衛生、消費電子、旅游購物等這些傳統領域,也包括互聯網的電子商務,還有互聯網的理財、服務,這些互聯網領域,也是今年晚會關注的一個重點。
此外,史亞東還透露,今年晚會還有一個重大的突破,就是取消了以往的文藝節目,晚會用了一個更具有服務性的消費預警環節來替代它,晚會希望通過各種各樣的現場實驗和互動,給大家提供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為消費者做好服務。
據悉,每年的央視3·15晚會播出后,都會引來各種各樣的贊揚和質疑,外界評價可謂褒貶不一。那么,晚會的選題會不會存在“雙重標準”?晚會曝光選題的依據標準又是什么呢?
對此,2014年3·15晚會制片人尹文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回應稱,晚會曝光的企業不會根據體量的大小、企業的性質是外資或者是內資、國企或者是民企,這些都不是考量的標準,晚會的關注點是哪些領域對消費者的侵害最大。消費者最關心哪些領域,晚會就會根據消費者的投訴進行曝光。
據本報記者了解,在以往的晚會曝光節目中,都會有一些知名的企業,同往年一樣,今年的3·15晚會還會曝光一些知名企業。
相比往年有四大變化
相比往年,今年央視3·15晚會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據悉,圍繞晚會主題,今年央視的前期宣傳活動將陸續開展“3·15帶你用好新《消法》”系列訪談、“維權成本大調查”、“說出你的心愿,傳遞你的笑臉” 3·15笑臉征集等一系列活動。
“24年以來,3·15晚會一直在做著完善市場的這樣一個制度建設,讓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好的保護。”央視財經頻道總監郭振璽告訴本報記者,24年以來,在3·15晚會上,央視曝光過很多典型的案例,如果大家把這些典型案例連接起來,串聯起來,就會發現,這也是中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有關制度建設變化的一個歷史。
同時,今年的晚會也呼吁商家要有尊嚴地賺錢,不義之財不可取,不仁之事不要做,當一名誠信、守法的經營者;而對于市場監管者,更要努力完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堅定維護市場的尊嚴。
對于今年的主題,郭振璽則解釋稱, 過去,央視3·15晚會主題每年都不一樣,緊緊圍繞著誠信、公平交易、公平正義等等這樣一些主題來推動,今年晚會的主題則是讓消費更有尊嚴,又上了一個層次,這也是央視對3·15晚會價值和作用的一次系統的梳理。
據本報記者從央視了解,相比往年,今年央視3·15晚會有四點變化,首先是,取消文藝元素,強化與場內外觀眾的互動,今年“3·15”晚會在內容上更為單純,取消了過去的文藝元素,加入和強化了與觀眾的實時互動環節,讓一場晚會不再局限于封閉的現場。
與此同時,今年晚會將在主持人語態方面,更接地氣,更貼近群眾;晚會將采用“權威發布”的形式,來說點兒老百姓最關注的什么事;晚會的“消費預警”環節將會在輕松幽默中給觀眾提個醒兒等四大板塊進行創新。
對于央視3·15晚會的作用,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劉敏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評價稱,晚會24年的歷史已經證明了,3·15晚會和3·15在行動,對于助推消費維權,助推消費者維權組織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