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社情民意近期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的四分之一居民不以自來水為飲用水源。而實際上,市民還有桶裝水、直飲水、凈水器等的多個選擇。記者上周就走訪發現,密布在城中村的直飲水機衛生狀況堪憂,而五花八門的凈水器的各種營銷概念更是層出不窮。市場信息顯示,環境污染日益嚴重,是導致直飲水、凈水器銷量快速增長的直接原因。
鮮有白領“幫襯”直飲水
位于小區內、城中村的直飲水機近幾年來發展飛速,從2003年的零星試點開始,目前已經有超過6000臺,其方便、低廉的價格受到很多市民的歡迎,但由于其大部分位于城中村,且需市民自取,衛生狀況也備受爭議。
記者上周走訪上社、棠下以及駿景花園等發現,這種直飲水機大多放置于城中村,僅在棠德路西三街、棠德路西四街四橫、棠安路這幾個相距不遠的街道,就有廣州同一家公司安置的三臺直飲水機,由于均位于商鋪前或街巷中,任憑風吹雨打,飲水機已經破舊不堪。
據了解,直飲水機的制水流程很簡單,就是利用反滲透膜、濾芯過濾自來水,達到凈水的目的,5L水僅需1元,20L也才4元,相對于桶裝水動輒 10多元的價格,這種直飲水機很有吸引力,光顧的多是城中村商鋪租戶和低收入人群,盡管不少小區也有直飲水機,但光顧的白領卻很少。
“這種簡單的裝置能否制出合格的水,我們還是有點擔憂。”白領安小姐表示,飲用水還是以品牌桶裝水為好。
據了解,由于這個行業沒有國家標準,廣州30多家公司各自為政。有業內人士反映,隨著直飲水機規模的壯大,未來政府的監管級別也會向桶裝水靠攏。
凈水器價差5倍
與此同時,近幾年凈水器的銷售也是在飲水安全越來越受關注的前提下得到快速發展,有資料顯示,某品牌的凈水器銷售額前年與去年相比,翻了近一倍。記者走訪商超發現,目前市面上凈水器主要有兩種,一種直接裝在廚房水龍頭;一種是放在客廳的凈水器。國美天河公園店一促銷員告訴記者,在國慶期間,不包括進口品牌,單美的超濾專家某一型號就賣了180臺,“一個月斷貨了三次,樣板機都賣了。”記者了解到,該場另一品牌濾水器一天也售出三臺。
但讓準備選購濾水器的黃小姐感到困惑的是,不同品牌之間價差達4倍~5倍。記者看到,沁園某型號有5個濾芯的濾水器僅需1280元,而另一款美國進口的則要5000多元,促銷員稱價值在于“它采用燒結性黑色奇跡活性碳棒,比普通顆�;蚍勰钐及舾叱�4倍的吸附率”,但這些專業的術語顯然不能讓消費者理解。
一位桶裝水企業負責人表示,很多產品實際上在打營銷概念,對于只想有凈水效果的消費者而言,購買1000元左右的濾芯即可,但有些品牌宣稱能添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只用于飲用的水無需過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