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全市累計報告中毒事件。
圖為涉嫌瘦肉精超標的檔口已被責令停業。
圖為工作人員加強生豬檢測。
目前已查明導致本次“瘦肉精”中毒的生豬由生豬個體經營者分別收購自湖南省冷水江市、漣源市、新化縣、衡陽縣,通過天河牲畜批發市場進入廣州市天河、增城的肉菜市場進行售賣。
權威發布
“瘦肉精”中毒事件發生后,廣州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目前有關部門已查明導致本次“瘦肉精”中毒的生豬由生豬個體經營者收購自湖南省個別不良生豬養殖戶,經營者偽造檢疫合格證逃避檢驗,通過天河牲畜批發市場流出。工商部門已對廣州市三大生豬批發市場采取24小時駐場管理,3名嫌疑人已呈批刑拘。
從天河牲畜批發市場流出
市食安辦昨日公布,目前已查明導致本次“瘦肉精”中毒的生豬由生豬個體經營者分別收購自湖南省冷水江市、漣源市、新化縣、衡陽縣幾個地區,通過天河牲畜批發市場進入廣州市天河、增城的肉菜市場進行售賣。
目前,天河區政府已對天河牲畜市場采取嚴密的監控措施,工商部門已對廣州市三大生豬批發市場采取24小時駐場管理措施,配合駐場農業部門開展檢測和生豬來源監控工作,特別加強對來自湖南冷水江市、漣源市、新化縣、衡陽縣的生豬的重點監控,嚴禁不合格豬肉進入廣州生豬交易市場銷售。
確保廣州豬肉市場供應穩定
公安機關對涉案的6名生豬經營者進行傳訊,對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食品的3名嫌疑人呈批刑事拘留,并對其他涉案人員進行積極追蹤調查。
由于廣州市場相當一部分數量的生豬來源于湖南等外省市,在嚴堵“瘦肉精”生豬進入市場的同時,為了確保廣州市豬肉市場供應秩序的穩定,市經貿部門也加強了宏觀調控準備,一旦出現豬肉供應緊缺的情況,立即可以組織一批來源可靠、質量可控的規模生豬養殖企業和基地優先供應廣州市場,確保廣州豬肉市場的供應穩定。
地毯式清查加大監測力度
連日來,工商、農業、衛生、增城市政府等職能部門已對全市所有生豬批發市場、生豬定點屠宰場、農貿市場、肉菜市場、超市、肉品經營店檔、流動熟食店、學校周邊食雜店、學校及幼兒園集體食堂、餐飲經營單位等開展地毯式清查工作,同時要求各農貿市場、肉菜市場和超市及餐飲經營業戶開展自檢工作,發現問題豬肉及時送檢。
廣州市各級畜牧獸醫部門特別加強了對全市生豬批發市場、生豬定點屠宰場、各區養殖場及個體養殖戶的生豬“瘦肉精”殘留的監測,加派技術人員駐場開展采樣和監測。對于檢出“瘦肉精”陽性的生豬,每發現一頭,立即銷毀一頭。
廣州市“瘦肉精”中毒發病人數已經逐日下降,所有病人中無危重和死亡病例,目前除3人外均已康復出院,3名留院觀察的病人情況穩定,已無明顯癥狀。 (記者陸建鑾 通訊員市食安辦)
委員建議成立綜合執法隊查食品
建議推行“電子監控”全方位監控食品生產各個環節
一連兩日,“瘦肉精豬”事件再度引發關注。這些問題豬肉都是由屠宰廠出來的放心肉,根據現行的規定,屠宰廠的駐場檢驗檢疫人員只能按照2%的抽檢率來抽檢生豬,這無形給違法分子提供了巨大的空子可鉆。
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今日開幕,市政協委員鄧小建將向大會提交相關的提案,建議各方打破壁壘,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鄧小建疾呼,應從社會穩定的大局來抓食品安全問題。
鄧小建認為,當前,食品安全與監管存在的問題主要在四方面,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多頭和分權管理”,容易出現監管真空和互相推諉。
其次,從源頭到加工再到流通各環節都存在安全隱患。第三,政府打假嗅覺不夠靈,違規處罰也不夠嚴厲。
鄧小建指出,目前打假的線索多半是依靠群眾的檢舉揭發和媒體曝光,監管部門自身發現或查辦的案件并不多。打假中處罰不夠嚴厲,造假售假者感受不到違法的沉重成本,風頭過后又重操舊業,東山再起。第四,社會輿論和監督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就目前情況來看,全社會“無形監督”的力量并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食品問題年年提年年有,鄧小建認為,通過這次“瘦肉精豬”事件,是時候徹底反思當前的食品監管機制是否有效、是否到位。為了讓人民群眾“食得安心”,他建議各級政府部門成立一支專門的綜合執法隊。同時,實行食品安全事故責任追究與層級負責制。對于檢測出的不合格產品,規定在第一時間由生產廠家負責全部緊急召回。還要建立全市食品質量實時監控中心,對各個環節的食品安全狀況進行實時監控和預警。(記者林洪浩、黃蓉芳、何有貴、黃茜、蔣悅飛、杜娟)
市場直擊:各部門聯動加強抽檢
“瘦肉精”事件引起各方關注,問題豬到底出自何方?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位于廣汕路的廣州市天河牲畜交易市場,了解相關情況。
剛剛進入市場,記者就看到工商、公安、農業動物防疫等部門的人員正在對一輛準備進入市場的湖南籍運豬車進行檢查。天河區動物防疫監督所的一名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前天的聯合執法行動中,他們在該畜牧交易市場抽取11欄共計97份樣品,結果其中有2欄涉及31頭豬呈陽性,目前這31頭問題豬已經被送往廣州衛生處理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記者劉文亮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