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鍋中使用罌粟殼及用甲醛處理黃喉、血豆腐等火鍋原料,在鮮榨果汁中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將成為國家有關部門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重點。
日前國家食藥監局發出通知,要求做好餐飲消費環節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規范鞏固階段工作。中國烹飪協會表示,未來兩個月將重點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上。此次活動中,餐飲業的監管重點則是火鍋行業,其中火鍋底料中能否使用中藥材備受關注。
可食用中藥材目錄將公布
在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上,一些火鍋店的滋補鍋底成了法案中的“灰色地帶”。據中國烹飪協會秘書長馮恩援介紹,中餐中,中藥材被廣泛應用,包括突出中藥調味的各色藥膳料理,比如火鍋調味用豆蔻、人參、沙仁、枸杞;烏雞湯中的當歸、黨參;小盅雞包翅中的西洋參等。
但《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條規定:企業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圈定傳統習慣中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將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公布。
馮恩援稱,國家“可食用中藥材”目錄公布后,未在目錄范圍內的中藥材將不允許作為烹調食材或調味品。“協會在未來兩個月的時間內將收集食用中藥材,篩選后進行申報。”
廣東藥膳火鍋觸動不大
在廣東,用中藥材煲湯、做火鍋底料很平常,若部分藥材被裁定為非食用藥材而禁用,廣東人喜愛的藥膳滋補火鍋是否會不復存在或“變味”?
對此,昨天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會長張俊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藥膳鍋底對人體有好處,屬于中醫養生領域。廣州餐飲業資深人士李睦明表示,廣東氣候較為濕熱,藥膳火鍋底料多以清淡、除火的清補涼為主。清補涼底料又以紅棗、桂圓、枸杞、當歸等健康中藥材、食材組成。鑒于此,他認為,火鍋底料的整治工作更多是針對北方地區的辛辣湯料、底料和用罌粟殼提味等違規行為,對廣東藥膳滋補火鍋的觸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