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佛山市衛生監督部門對全市消費等環節的桶裝飲用水進行了專項抽檢。此次共抽檢了純凈水、礦泉水等桶裝水63份,經衛生檢驗中心檢驗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電導率等項目后,52份樣品達到國家衛生標準要求,合格率為82.5%;不合格產品11份,不合格指標為菌落總數和電導率。抽檢不合格的
桶裝飲用水中,10份為微生物超標,2份為電導率不合格。
在抽檢的不合格產品中,不乏大品牌的名稱。取水基地在粵東某地的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5月12日批次,被檢查出了菌落總數不合格。據有關專家介紹,造成菌落總數超標有多個可能性,包括水源受到污染;生產車間對細菌控制和凈化不夠徹底;瓶口和瓶封口不嚴,以致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出現漏氣現象,使細菌繁殖生長等。企業如果在生產、運輸、儲存等環節控制管理不嚴,都有可能使菌落總數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