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超市忙于消化庫存,有的低價傾銷
時報訊 (記者 周芳) 原定于下月1日開始實行的《速凍面米食品行業(yè)標準(SB/T10412-2007)》延至7月1日實施。也就是說,速凍湯圓等食品還可以繼續(xù)裸賣一個多月,到了7月,就必須包裝起來賣了。而記者昨日在廣州多個商超采訪發(fā)現,即將退市的散裝速凍食品正忙著消化庫存,有的低價傾銷,有的則欲轉至酒樓食堂等烘焙市場繼續(xù)使用。
穿什么衣?真空包裝粽子搶先上市
昨日中午,記者在好又多超市客村店、萬家超市五羊店內均看到,龍鳳、思念、三全、海霸王等知名速凍食品品牌的新型簡易包裝速凍食品已先行上市了。在萬家超市散裝速凍食品區(qū),記者在冰柜角落處發(fā)現了五六袋1000克裝的速凍水餃。在好又多超市客村店,原先擺賣散裝速凍食品的冷柜里已“變臉”開賣真空包裝的散裝粽子。該超市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散裝的水餃、湯圓已經被廠家回收了,這是簡易包裝的新型散裝速凍食品,價格跟現有的老散裝差不多。
記者仔細查看發(fā)現,簡易包裝袋的材質為透明的環(huán)保降解材料,高密封度設計須用剪刀才能打開包裝袋,外包裝上印有“速凍食品簡易裝”的字樣,包裝上還注明了產品配料、凈含量、保質期、生產日期以及保存方法等食用指引信息。
如何退市?散裝產品轉至酒樓使用
家樂福、廣百超市、麥德龍等各家超市表示:“我們只收到了商務部的6月1日開始實施的通知,對于改期至7月1日的新信息尚不知情。不過,從這個星期起,我們已經開始清貨、點數了,有些廠家也開始打折促銷散裝貨。”
昨日上午,記者在海珠區(qū)家樂福、新一佳、宏城等超市看到,各個速凍食品品牌的散裝類產品都在低價促銷,“買二贈一”、“大減價”的促銷活動引來大量市民搶購。銷售人員均稱,此舉是為了傾銷即將退市的散裝產品。
龍鳳食品廣州分公司則稱,定期促銷是常規(guī)行為,并非針對新標準而刻意消化庫存的舉動。該負責人表示,將從下月中旬開始,到各個經銷點回收剩余的散裝產品,凡是未受污染、仍在保質期內的回收產品,將轉移到烘焙市場繼續(xù)使用,“包括餐廳、酒樓、機團食堂等封閉式團體伙食機構。”
是否加價?新包裝產品或漲價2%
市民擔心的是,新標準實施后,速凍食品會不會漲價?鄭州思念及廣州海霸王表示,新包裝產品或微漲2%。
龍鳳食品則說,不會給消費者增負。
編輯點評 食品安全關鍵是“一竿子管到底”
7月1日起實施的《速凍面米食品行業(yè)標準》,規(guī)定該類食品必須“分裝”而不能散裝銷售,據說可保證其流通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能達此目的,自然是天大的好事。然而,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癥結,主要出在管理體制上;如果分段管理、各自為政的現行管理體制沒有得到有效改變,單是一個行業(yè)標準,要“保其安全性”恐怕仍是難事。
目前的食品法規(guī)分散于六七個部門,質檢部門執(zhí)行的是產品質量法,衛(wèi)生部門依據的是食品衛(wèi)生法,工商部門看重的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有什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動物防疫法等等,具體質量標準則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QS制度等近3000個。哪個標準都不全面,而且沒有形成統一的規(guī)則體系,存在不少交叉沖突之處。
政出多門的結果,使得有些法規(guī)成了“部門法”,帶有濃厚的部門利益色彩,有費可收的則多頭管理,爭分“蛋糕”;有責無利或責大于利的,則相互推諉、消極對待。沒有了統一的公共利益指標,表面上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監(jiān)管,但誰都沒有管好、難以協調。其結果,不但增加了食品監(jiān)管的執(zhí)法成本,更易造成執(zhí)法漏洞,嚴重削弱監(jiān)管的有效性。而按先進國家經驗,食品安全管理應以品種管理為主,由一個部門一竿子插到底,避免分段管理帶來的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現象。而我們實施的是分段管理,更沒有統一的專門的食品安全法,如果這樣的執(zhí)行體制仍不改變,只在食品標準上下功夫,未免有點本末倒置。
《標準》能否執(zhí)行,也令人存疑。比如速凍粽子也要有分包裝且放到-18℃以下,但是,如果商家稱自己賣的是粽子而非速凍粽子,不是就無須執(zhí)行了嗎?他持有相關的質量合格證,誰規(guī)定一定要速凍才能出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