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虛高行業調查5
運輸成本雖高,仍難敵超市高利潤
沒人懷疑有機食品的發展前景,但它距離進入普通市民家庭還很遠。就像市民說的:“也就聞聞,看看,知道這東西好,就是太貴”。有關專家表示,有機食品價格高和其運輸成本高難以分開,而超市的大幅加價則讓有機食品的身價越抬越高,出廠價三四元的有機蔬菜超市上架后就賣到了10元。
現狀:比普通食品貴三倍多
普通黃瓜一斤2.5元,有機黃瓜一斤7至9元;普通西紅柿一斤2.5至3.5元,有機的則賣到6至7元。有機食品的價格要比普通食品價格高3倍以上。
“有機食品價格簡直高得離譜。”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種植農民、加工企業、流通環節利潤之比為2比2比6。從有機食品企業出貨時,價格并不“高”。據北京某有機食品公司市場部曹經理介紹說,從京外運入有機蔬菜瓜果,運輸成本及途中保存不當,將占到該食品成本價的一半。而目前市場上更多的是北京本地產有機食品,運輸成本雖可忽略不計,但超市通常大幅加價。經過嚴格測算,從經銷商手中三四元錢進貨,上架后能賣至10元,超市加價達200%。
癥結:超市利潤提前已定好
據北京某有機食品公司市場部曹經理介紹,有機食品企業為確保利潤,多采取提前定好利潤的辦法,因此盡管有時運輸過程損耗大,超市加價高,但他們的利潤是固定的。
目前北京市大大小小有機食品生產企業有幾十家,但有機食品占全市食品總量不到一成。由于各企業間產品價格相對平穩,因此進入市場后,超市間保持價格相對平衡,利潤空間心照不宣。由于主要針對中高收入人群,成本較普通蔬菜要高出3倍以上,且不易保存,因此目前北京各家超市有機食品進貨都不多,大多實行“饑餓銷售法”,能賣100斤,只進80斤,寧少勿多。
變局:有機食品專營進社區
在缺少行業競爭的情況下,價格在一段時期內趨于穩定。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有機食品價格降下來應是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縮短流通環節防止層層加價,減少生產流通環節。因此將有機食品直營店開進社區直接與顧客見面,這是降低有機食品價格的最好辦法。目前超市里賣的有機蔬菜通常八成為本市地產,而有機水果和其他有機食品京外生產的占到六成。北京奧綠特有機食品連鎖機構執行總經理尹涵說,有機食品本地產、進社區開拓市場,市民覺得這是改變有機食品價格虛高現狀的一劑妙藥,價格再降10%到30%,甚至更高,都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