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訊(記者趙磊)如今,“綠色食品”備受人們青睞,已成為安全、健康的象征。然而,這些低農藥殘留的綠色安全果品也將逐漸被完全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的有機果品所取代。昨天,北京市第一個有機果品生產技術準則出臺,使我市的有機果品生產有章可循。
據了解,有機果品將傳統的果樹栽培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是國際流行的新型果品生產技術。市林業局果樹處處長付占芳說,有機果品不同于綠色食品,不是注重最終果實的農藥殘留量是否超標,而是關注果品生產、加工、貯藏的全過程。
按照《生產技術準則》的要求,有機果品的生產過程必須選擇遠離城鎮、交通干線、垃圾處理廠等有污染源的地區,而且生產基地的空氣應符合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一級標準,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有害物質。
據悉,今年全市將建立1萬畝有機果品生產基地,2—3年后市民便可品嘗到首批有機果品。2008年北京的有機果品栽植面積有望達到25萬畝,占果樹種植總面積的10%,而目前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僅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