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未婚先孕的小年輕叫人怎么說他們好
在常州新北區打工的一對年輕人未婚先孕了,面對這個不合時宜到來的小生命,他們想到了網上送養――在百度貼吧里發布送養信息,愿意以1.5萬元送養10月初出生的寶寶。10月初寶寶一出生,他們就真以1.5萬元將寶寶賣給了浙江衢州一戶張姓人家。
11月14日,常州新北警方從浙江衢州追回了被親生父母販賣的才滿月的寶寶,此時,1.5萬元賣兒錢已經被狠心的父母用于買新電腦、新手機和新衣服,所剩無幾了。
百度貼吧里驚現賣兒帖
11月10日,常州公安局接到了省公安廳轉來的一條線索,有人9月底在百度貼吧里發布了“1.5萬元送養10月初出生寶寶”的帖子,發帖人的IP地址顯示在常州新北區龍虎塘地區。
事隔一個多月,這個才一個多月大的寶寶是否已經被人買賣了?新北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的丁大和龍虎塘派出所副所長朱斌開始排摸。
在百度貼吧的“收養”版塊,這個發帖人在9月18日發了第一個“送賣”帖子。上面寫著:“本人22歲,未婚先孕,現已懷孕快36周,孩子10月初可能就會出生,要求待產,另外產后要付我1.2萬~1.5萬營養費,誠心領養的可短信詳談158*****992,恕不接電話,只回信息”。
似乎這次發帖,這個未婚準媽媽并沒有找到合適收養人。9月24日22:56,這個未婚準媽媽又在貼吧里貼出“還有一二周出生BB,誠尋領養人”的帖子。這一次,她要求領養人幫付生產費,另外產后付1.5萬營養費。接著,在一個廣東人以5萬元收養孩子的帖子上,再次出現了這個未婚媽媽的蹤影,她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希望廣東人跟她聯系。
9月30日晚上10點半,貼吧上再次出現了類似的帖子,發帖人明確表示自己在常州,有誠意可在常州面談。
10月1日,發帖人似乎還沒找到收養人,她再次發出了“急!急!急!尋收養人”的帖子。隨后,貼吧里再也沒出現這些發帖人的任何信息。
才出生的寶寶被賣至浙江衢州
這位未婚先孕的媽媽似乎只是想要為自己即將出生的孩子尋找一個收養人。不過她提出了要求1.2萬~1.5萬元的營養費,是否已經涉嫌“拐賣兒童”呢?
拐賣婦女兒童罪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父母出賣自己的親生子女是否構成拐賣兒童罪?
面對這一疑問,朱斌很快找來了相應司法解釋,父母將自己的親生子女賣掉,這種行為仍然構成拐賣兒童罪。雖然沒有使用拐騙、綁架等手段,但他們是把子女當成商品出賣。而把人當成商品出賣是拐賣婦女、兒童罪的基本特征。
這位未婚媽媽已經涉嫌拐賣兒童罪,但是從9月18日到11月10日,已經有近兩個月的時間了,而且如果這個寶寶在10月初出生,那也已經滿月了。從跟帖來看,似乎有很多人也在尋找收養孩子。寶寶是否已經被這個未婚媽媽“送養”了呢?
通過科技手段,11月12日,新北區公安在江陰璜土鎮小湖新村找到了發帖的未婚媽媽和爸爸,安徽安慶樅陽籍年僅22歲的謝某和23歲的姚某。謝某個子較小,從外表和談話舉止來看,都顯得很稚嫩。即使是十月懷胎期間,和她一起工作的工友們都沒有發現,她那寬松衣服下正在孕育著一個小生命。
當警察出現在她面前,他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犯罪――買賣自己的寶寶。而他們的寶寶,已在出生第二天,就被收養人帶到浙江衢州。
1.5萬賣兒錢買了新電腦
謝某和姚某多年前來常州打工。謝某在一家網吧做收銀員,姚某在某自行車廠做工。兩人自由戀愛,但雙方的父母卻以他們年齡太小,不同意他們交往。然而誰也不能阻止熾熱的愛情,他們很快同居了。當謝某發現自己懷孕時,胎兒在她肚子里近五個月了,已經不適合做人流手術,只能先把孩子生下來再說。不過,他們并沒有打算要這個孩子。
距離新生命誕生越來越近,謝某和姚某不是喜悅,而是恐慌感。他們害怕承擔責任,他們還年輕,還有很多精彩的生活,他們不想自己從此被一個小生命所羈絆。
謝某和姚某商量著,看看有沒有人要收養孩子。利用工作的便利,謝某便上網進行搜索。她發現,送養孩子還可以獲得一筆營養費。這對年輕的未婚父母開始盤算著通過網絡,給孩子找一個新家,自己也能掙點懷孩子的辛苦費。
他們在百度貼吧一發帖子,前來詢問的人很多。一個鹽城女子同意了他們提出的待產和營養費的要求。他們收拾好行李,去了鹽城。
那名女子不能生育,為了瞞住婆婆,她便假裝懷孕,正愁著要找一個即將出生的孩子,演一出“貍貓換太子”。然而在等待謝某生產的最后時段,她的計劃卻被婆婆給識破了。婆婆不想要一個不是自家的孩子,謝某只得返回常州。
此時,距離其10月初的預產期只有幾天了。謝某只得再次發帖,“急!急!急!尋收養人”。
然而,很多收養人似乎仍有不少疑慮,除了打聽孩子的性別,還要考慮孩子的遺傳基因。還有就是擔心,收養了孩子,若干年后,親生父母是否會找上門。最后,浙江衢州一個公務員家庭挺有意向,不過,對方要先來常州考察一下。
謝某肚子里那個小生命似乎已經不想再等待了。10月11日,在陣痛之后,謝某在龍虎塘衛生所順產生下了一個七斤二兩的大胖小子。
之前,她在網上搜索過很多關于收養的信息,知道如果要讓網上收養變成合法的話,最好是在寶寶出生證上直接就填寫上收養人的姓名,否則,寶寶仍舊會是個黑戶。她原本想讓那個衢州的公務員直接報他們的名字,不過對方有顧慮。謝某只得用了一個她撿到的身份證上的名字:陸影。在出生證上,寶寶名字一欄是空白的。
那個有意向收養的衢州人開著車也趕到了衛生所,來的是意向收養人的媽媽和姐姐。看到寶寶第一眼,這個老太太就準備收養這個孩子了。這個老太太如親人般地在醫院細心地照顧了謝某和寶寶一整天。第二天一早,他們便抱著孩子回到了浙江衢州。
寶寶連自己媽媽的一口奶也沒有吃到。因為,謝某已經下決心要把寶寶送人了,她直接吃了退奶藥。當然,老太太幫謝某支付了“生產費用”,還有1.5萬元的營養費。
他們用這筆錢買了一臺新電腦、一只新手機、新衣服,以及吃吃喝喝。在警察找到他們時,他們身上只剩下兩三千元了。
看到寶寶,她流淚了
得知孩子的下落,民警通過電話聯系上了衢州的收養人張某。張某也知道自己收養孩子程序不合法,非常配合警察調查。
11月13日,新北刑警大隊和龍虎塘派出所辦案民警帶著謝某一起趕到了衢州。當看到離別一個多月的小寶寶,小寶寶眨巴著小眼睛也盯著她看。謝某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直說:“我很后悔!”
張家對小寶寶照顧得很周到,張老太太一手撫養,奶粉都是吃的180多元一罐的多美滋,一買就是一整箱。見常州的警察要把小寶寶帶回去,張老太太十分不舍得,一直在抹眼淚。細心的張老太太收拾好了一大包孩子的衣服、奶粉,臨走還泡好了一奶瓶奶粉給寶寶路上吃。一再叮囑謝某喂奶該如何,帶睡覺該如何。這時,謝某似乎也能明白一個做母親的責任,認真地記下了帶孩子的方法。
11月14日,辦案民警帶著寶寶返回常州。由于涉嫌拐賣兒童,姚某已經被刑事拘留。而謝某因為是產婦,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取保候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