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行業或在半年內洗牌 門檻太低問題多 亂象叢生須洗牌 “今天,你團了嗎?”這句話已成為時下的一句流行語,自從今年1月誕生首家團購網站開始,短短幾個月便發展成“千團大戰”,極低的折扣引不少年輕人“我為團狂”。但是,無數大小團購網站良莠不齊,使得團購飛快繁榮的同時,也伴生出越來越多的問題。業內人士估計,團購網站諸侯割據、亂象叢生的時代也許不會持續太久,團購行業或在半年內洗牌。 現狀: 團購企業數量8個月翻八倍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中國首家團購網站誕生開始,截至8月底,國內初具規模的網絡團購企業數量已達1215家,數量較1月翻了八倍。僅今年9月份,京滬穗深四個城市,團購成交人數達181萬人,交易總額就超過1.1億元。特別是辦團購網像“擺地攤一樣簡單”,只需一臺服務器、三五個人、幾萬塊錢就能搞定。 “0”折引發團購潮 市民張小姐最近吃了餐很“抵”的飯,她請上老公和公公、婆婆在一家日本菜館吃四人火鍋料理,原價639元,團購價才129元,打了2.02折。 張小姐只是眾多“團購達人”中的一個,目前團購已經在年輕白領中刮起一陣旋風,團購物品小至一餐飯,大至汽車、房子。記者在廣州團購網站大全上看到,團購折扣大多徘徊在2~3折,也有的低至0.1折,更有些達到了0折。 團購“抵”只因商家網站都“燒錢” 記者了解到,不少打出貼地折扣的商家和網站,都處在宣傳拓展的階段,完全是在“燒錢”。廣州某知名團購網站運營總監潘文偉告訴記者,一些折扣達到零點幾,甚至為0,往往是商家和團購網在為提升知名度打開局面。“這個行業目前還處在 ‘燒錢 ’的階段。” 問題一:貨不對板 吃完還要回家煮面 市民王小姐最近團購了晚餐,結果發現菜的分量大打折扣,“雖說是兩人份,但我和老公只吃了七成飽,回家還要煮面吃。” 問題二:限制太多 錯過生日宴 李女士團購了燭光晚餐為丈夫慶生,訂后才發現,要提前兩天預訂,錯過了丈夫的生日。“如果有心做推廣的話,就不應該制造門檻。”李女士說。市民黃小姐也團購過幾次晚餐,但餐廳位置比較偏遠,“感覺很不方便。” 問題三:虛假折扣 價格比平時還貴 阿瑩最近看中一個團購電發服務,宣傳是原價一千多,折后是兩三百,她了解后發現該服務原價也就兩三百。此外,有的產品以低價吸引消費者,但消費時卻要綁定額外消費。 問題四:團購客感覺遭歧視 很多餐飲團的團友都感覺上菜要特別久,王小姐等上菜就足足等了一個小時。據相關報告顯示,受訪用戶表示:“團購的朋友經常會受到歧視,或者得到較劣質的服務。” 問題五:虛報人數造緊俏假象 團購網頁中最醒目的莫過于不斷變化的反映著參加團購人數的數字,但有時這些數字可能是團購網站“刷”出來的。 問題六:退款有點難 用戶需要退款時,多數網站的退款條件都相對苛刻,而一般遇到的質量問題或體驗不快,都不在退款之列。 問題七:團購成癮變“團奴” “團購的初衷是想省錢,但是看到什么都便宜,沖動之下就花了很多冤枉錢。”不久前剛迷上團購的張小姐抱怨道。團購逐漸催生了一批“團奴”,不斷進行透支消費。 業內: 明年年中或將洗牌 “團購就像所有電子商務一樣,亂象叢生后,必將經過一個洗牌的過程,有實力者生存下來,小規模的、非正規的、沒有實力的網站,將被淘汰。”作為廣州最早的團購網站之一的負責人,潘文偉經常和廣州幾家團購網站的CEO聚會,“大家基本取得了共識,這輪洗牌不會太遠,大概就在明年年中。” 潘文偉說,像廣州這樣規模的城市,洗牌后大約只有20家綜合性的大型團購網站留存,其他規模較小的網站,要么被淘汰,要么變成類似社區網,精準地服務很少一部分人群。 文/記者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