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商務部、公安部、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六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深入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強化肉品衛生安全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強調各地要根據國務院鮮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頓治理的統一部署,統籌推進打擊私屠濫宰專項治理、“瘦肉精”專項整治及打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工作。
——國慶佳節,為了保證節日市場正常經營秩序和消費安全,各地對銷售含有“瘦肉精”等違禁物質肉制品的違法經營行為紛紛亮起了紅燈。
——公安部宣布,全國公安機關組織開展的“瘦肉精”大會戰共破獲案件12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89人。
——公安部表示,要繼續對“瘦肉精”案件保持嚴打嚴防態勢,深挖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瘦肉精”犯罪,嚴防死灰復燃。
類似這樣的消息,讓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欄目組欣慰不已。3月15日,這個欄目制作的專題節目《“健美豬”真相》在新聞頻道播出,揭露了“瘦肉精”重現江湖的驚人內幕,一時引起社會輿論的強烈關注。
現在回頭看這次成功的輿論監督行動,從前期策劃到中期調查再到后期跟進,整個流程顯示了新聞工作者良好的業務素養和嚴謹的工作態度,也彰顯了媒體的責任意識和社會擔當,體現了“依法監督、科學監督、建設性監督”的巨大威力,更表明了相關政府部門堅持“民生為重”不動搖的意志與決心。
心愿:還老百姓一張干凈的“餐桌”
“瘦肉精”這三個字,在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欄目組眼里,并不陌生。
早在2002年,農業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發布公告,明令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鹽酸克侖特羅和萊克多巴胺等7種“瘦肉精”。2003年,《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創辦,他們得知,違法使用“瘦肉精”的情況依然存在。
200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規定了新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對使用“瘦肉精”養殖生豬,以及宰殺、銷售此類豬肉的,將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責任。但現實是,“瘦肉精”依然“大行其道”,威脅著億萬百姓的“餐桌”。
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2月,廣州市近百人因吃豬內臟引起腹痛、腹瀉。衛生部門檢驗顯示,兇手就是“瘦肉精”。
事實上,黨和政府一直對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重視。2009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就是要讓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中央領導反復強調,要持續加大監管工作力度,對食品生產經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處置,決不手軟,并加大曝光力度。
今年年初,《每周質量報告》欄目組根據內部線索,得知全國有不少地方還在違法使用“瘦肉精”,而且使用方式更隱蔽,使用程度上更嚴重,甚至還涉及一些知名企業。
央視下了決心:為了老百姓吃得放心,一定要讓“瘦肉精”現出原形。新聞中心很快批準這個選題方案。
新聞中心副主任梁建增介紹說,去年11月臺里就決定,要在今年首度推出“3·15特別行動”專題節目,集中反映社會關注、百姓關心的民生問題,使新聞更緊密地與社會貼近。
“豬肉問題涉及千家萬戶,這個選題的關注度和影響力可想而知。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豬肉的養殖、運輸等多個環節存在一些長期沒有解決的痼疾,經過縝密的分析和研究,我們決定把‘瘦肉精’問題作為今年‘3·15特別行動’的主攻方向�!绷航ㄔ稣f。
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