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爆出,包括六神、隆力奇、百雀羚、寶寶金水等多個知名品牌在內的驅蚊花露水,瓶身均寫有農藥正式登記證號。一直以來,消費者談農藥色變,這回徹底懵了:原來自己主動往身上噴的竟然是農藥。
記者日前走訪部分超市發現,不僅是驅蚊花露水,其他驅蚊產品如盤式蚊香、驅蚊液、電熱蚊香液等外包裝上均有農藥登記證號和農藥生產批準證書號。這些產品還能不能用?有無其他驅蚊良方?夏季來臨,飽受蚊子叮咬的消費者,陷入深深的糾結之中。
◇記者調查 滅蚊產品納入農藥管理
6月30日,記者走訪了華潤萬佳、百佳等超市,夏季來臨,驅蚊產品均被擺在了顯眼的位置,有花露水、蚊香、電動蚊香液等產品。
記者發現,注明有“驅蚊”功效的六神、百雀羚、隆力奇等品牌花露水,均是“農藥身份”,瓶身上注明了“農藥正式登記證號”、“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號”,而沒有“驅蚊”功效的花露水則未注明。其中,六神驅蚊花露水標稱含有“丁基乙酰氨基丙酸乙酯”(驅蚊酯)的成分4.5%,百雀羚瓶身上寫有“避蚊胺含量為5%(低量)”。
記者查看貨架上的驅蚊產品發現,除了驅蚊花露水,欖菊、超威等品牌的蚊香和驅蚊液等產品上面也有“農藥登記證號”,有的是“農藥臨時登記證號”,在包裝的右下角用紅色字體寫了一個小小的“微毒”字樣。
標稱為中山欖菊日化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欖菊蚊香,包裝正面寫著四氟甲醚菊酯含量為:0.03%,包裝后面寫了農藥登記證號:WP20100187,農藥生產批準證書號:HNP44065-12442,而在其左下角,有一個“中毒急救”的提醒:若過量吸入,應移至空氣流通處,并就醫。若不慎誤食,及時攜此包裝就醫。
驅蚊產品為何用的是農藥登記證號?對此,六神花露水的生產廠家上海家化聲明稱,根據《農藥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五款的定義,只要宣稱了“驅蚊”、“滅蚊”的產品就納入該條例管理的范圍,產品必須取得農藥登記證號并在包裝上標注才能上市。該條例還規定,在包裝上要標注毒性,而在《農藥登記資料要求》中,毒性分為劇毒、高毒、中毒、低毒和微毒(沒有無毒級)。
而據國家化妝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高級工程師曲梅介紹,花露水如果想達到驅蚊效果,那就必須添加農藥成分。“具有驅蚊作用的驅蚊花露水其實一直以來都含有農藥成分,這也是達到驅蚊目的的通行做法。”
◇消費者質疑 長期使用是否有毒?
驅蚊花露水被爆是農藥后,雖然六神、百雀羚、隆力奇等品牌均發出聲明,表示其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不會危及健康,消費者可放心使用。但是,消費者始終有個疑慮:驅蚊酯、避蚊胺、四氟甲醚菊酯到底是什么東西,是否有毒?
記者在百度百科(微博)查詢到,驅蚊酯、避蚊胺同屬于蚊蟲驅避劑,均有一定毒性。其中,避蚊胺的毒性要比驅蚊酯大得多。美國環境保護局公布了14到46個可能與避蚊胺有潛在聯系的癲癇發病案例,其中有4人死亡。環保局的陳述中提到:的確,一些案例可能與避蚊胺有毒相關。
“只要控制合適的使用量,對人體危害不大,但如果使用過量,會通過皮膚滲透到血液中,引起血液循環和免疫系統疾病。”環境化學與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表示。
根據加拿大衛生部相關資料,其建議2歲到12歲的兒童使用的避蚊胺防蚊產品,濃度應低于10%,且一天不宜使用超過三次。2歲以下的兒童一天不宜超過1次,6個月內的嬰兒不宜使用。
據了解,我國農藥管理條例中將農藥分為幾大類,包括大田殺蟲劑、林業殺蟲劑、衛生用殺蟲劑等,驅蚊酯、避蚊胺、四氟甲醚菊酯等屬于衛生殺蟲劑,國際上很多國家都使用上述衛生殺蟲劑防止人類遭受蚊、蠅、蜱蟲等病媒生物侵害,如美國、日本等,在我國應用歷史已長達幾十年,其安全性已經得到時間驗證。
不過,專家提醒,雖然驅蚊花露水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在使用時仍需注意用量,且最好噴灑于空氣中,不要直接接觸皮膚,為避免皮膚過敏,使用前應在手部皮膚試擦一下,“皮試”正常才能涂抹。對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婦、嬰幼兒、易過敏者等,不建議使用驅蚊花露水。如已被蚊子叮咬出創口,或因痛癢撓破皮膚,涂驅蚊花露水時,驅蚊酯等成分會通過創口刺激皮膚,可能加重皮膚損傷。
而四氟甲醚菊酯則是蚊香中的有效成分,蚊香中的微量麻醉物或毒物用來麻醉或者毒死蚊子,無論是對平常人還是孕婦,都是有少量危害的。所以在懷孕期間,最好不要用蚊香片。無論是盤式蚊香還是電熱蚊香,其功能只是驅趕蚊子,不能殺滅蚊子,因此需要在室內通風的條件下使用蚊香。
◇驅蚊良方
物理驅蚊安全健康
驅蚊產品竟是農藥,讓消費者措手不及,該如何防蚊?
有網站做了一個“驅蚊花露水使用情況”的調查,1542張投票中,93.29%的人表示用過驅蚊花露水,54.18%的人表示不會再用,40.27%的人表示只是微毒會繼續使用。在“平時采用什么辦法來驅蚊”,掛蚊帳占到25.68%,點蚊香25.62%,花露水25.1%,風油精10.51%,其他13.1%。
有沒有一種既安全又有效的驅蚊方法?對此,專家表示,和使用花露水、蚊香、驅蚊液等相比,以下三種物理驅蚊法更為健康。
第一種是隔離法,用蚊帳和紗窗將蚊子隔絕在外,這種方法雖然傳統,但也是最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建議孕嬰使用。此外,如到蚊蟲較多的野外,建議穿襪子、長袖衣服和長褲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蚊蟲叮咬。
第二種是驅逐法,在臥室內擺放幾盒敞開蓋子的清涼油、風油精或擺放一兩盆茉莉花、薄荷、玫瑰,在室內噴灑白醋等也能起到一定的驅蚊作用。此外,蚊子最怕橘紅色光線,室內安裝一盞橘紅色小燈,或用透光性能好的橘紅玻璃紙套在燈泡上,也是驅蚊的好辦法之一。還可以將絲瓜、薄荷、紫蘇或西紅柿的葉汁擠出抹在皮膚上,既不刺激皮膚,又能驅蚊。
第三種是吸引法,用空酒瓶等容器裝上糖水或啤酒放在陰暗處,蚊子聞到甜酒味就會往瓶子里鉆。
此外,據說,一些蔬菜中含有蚊子“不喜歡”的氣味,如含胡蘿卜素的蔬菜及大蒜等有辣味的蔬菜等,害怕蚊子叮咬的人,可適量吃一些此類食物。
南方日報記者 趙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