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一醫院宣稱免費治療一患癌犯人 手術后稱“不再管后續治療” 圖/文 本報記者 喬軍偉 河南省新鄉市服刑犯人張壘奇被查出身患三種癌癥后,要求死后捐出身體器官和遺體。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得知這個消息后,將他作為即將成立的博濟基金第一個全額免費救助的患者,宣稱為他免費治療�;鸪闪斕斓膬x式上,張壘奇作為代表現場發言,據媒體報道,活動現場就有10多家愛心企業當場捐助322萬元愛心基金。手術后的不久,一直在家休養的張壘奇再次來到醫院,按照醫生的囑咐要求化療時,得到的答復居然是“后期的治療(醫院)基本上不再管了。” 醫院主動為患癌犯人免費治療
小學沒畢業的張壘奇在2003年3月20日,因犯搶劫和強奸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隨后,被送入河南省豫北監獄服刑。
在監獄服刑期間,張壘奇被查出患食道癌、賁門癌、胃癌,而且癌細胞在他體內已大面積擴散,到了晚期。醫生告訴他:他的病已沒有治療的必要,頂多能再活兩三個月時間。
在接受治療期間,張壘奇看到媒體報道兩個身患尿毒癥的患者,為換腎而焦急等待腎源,他希望捐獻自己的身體器官。2010年3月30日,張壘奇來到河南省紅十字會新鄉分會,完成捐獻遺體的手續。
張壘奇捐獻遺體和器官的事被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獲悉。此時,該醫院建立的博濟基金正在選擇第一個全額免費救助的患者。
據當地媒體報道“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經過研究后,決定為其免費治療。為此,張壘奇也成為該院第一個全額免費救助的患者。”
手術后才得知后續治療需自費
4月28日,張壘奇被推進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手術臺,接受免費治療。
“大概是5月7日前后吧,醫院為我辦理了出院手續,當時醫生告訴我要定期進行化療。”在家里休養一段時間后,張壘奇身體開始出現不適,他前往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咨詢。“當時,在醫院里,我給市場部主任張建文打電話,他告訴我之前的手術費用已經花了四五萬元了,已經超支,現在需要救治的人很多,后期的化療等費用不可能再批基金了。他讓我自己想辦法籌錢做后期的治療。”
張壘奇家中經濟條件不好,后續的治療和化療費用根本是遙不可及。為了籌集費用,媽媽到處跑著借錢,親戚鄰居都跑遍了,僅僅借到七八百元錢。
由于沒有錢做后續的治療,張壘奇只好回到家里,每天吃點媽媽做的湯水和愛心人士送來的營養品。
“我如果當初知道他們的治療只是做個手術的話,我就不會做了。”張壘奇告訴記者。
醫院回應
后續治療“基本不會再管”
6月14日,記者致電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療市場部主任張建文。他告訴記者:張壘奇的手術非常成功,身體恢復得也很好。后期只需要做一些鞏固治療,并加強營養就可以了。
當記者詢問之前有媒體報道說張壘奇屬于全額免費治療的,為什么現在卻不再對他進行免費的后期治療和化療時,張建文主任告訴記者:“他當時的手術費已經花了將近4萬元了,而且在他出院后,監獄領導和醫院專家以及電視臺等媒體會診后認為,后續治療沒有必要來大醫院做了,建議在縣鄉等醫院做鞏固治療即可。”
對于治療資金的問題,張主任告訴記者:“對于他的救助基金,并不是說不再批了,是否批要由領導來協商決定。他目前可以求助當地的民政部門或者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張壘奇:
不會改變捐獻遺體的決定
在張壘奇的家里,當記者問他會不會有上當的感覺時,他沉默了好久,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長長地吐出來,喃喃地說:“也許是我當時理解錯誤了,他們說我是第一例救助對象,并且是免費治療,也不知道是全部免費還是部分免費。畢竟人家醫院也為我花了幾萬元了,也知足了。”
他又告訴記者他家的親戚都沒有想到會是這種結果,當時,要做手術的時候,他的姨媽還勸他不要做了,“防止醫院在手術的時候直接摘掉我體內的器官。我就說這不可能。”
記者問他是否會改變捐獻遺體和器官的決定,本來說話聲音很細微的他,一下子提高了嗓門,態度堅決地說:“我會繼續按照協議上說的,死后捐獻自己的遺體和器官,我的這個決定不會因為任何事情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