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今年起,我國開始面向中西部地區招收農村定向免費醫學生。按計劃,在3年內為中西部每個鄉鎮衛生院培養一名全科醫生,由此,我國最大規模的全科醫生培養計劃大幕開啟。臺灣家庭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兩岸學術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張煥禎,特為本報撰文指出,全科醫生制度的推廣是最適合中國情況且有效益的醫療服務模式。 全科醫學是一門專門的學問 要了解全科醫生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角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全科醫學。全科醫學主要的訓練目的是為教導醫生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基層醫生,整合內、外、婦、兒等各種醫療相關的知識來照顧病人。全科醫學除了治療疾病,還特別重視對“健康人”的整體性照顧,服務內容延伸至疾病預防、社區康復等。因此全科醫生所提供的不只是疾病的診治,而是以全人的角度去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是維護社區民眾健康的第一線守護者。
上世紀六十年代,全科醫學由歐美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1988年,臺灣也正式將全科醫學作為重要學科來發展。據調查,英國、加拿大的全科醫生約占醫生總數的40%-50%,臺灣每年有150名至180名全科住院醫生訓練名額,約占全臺灣醫學院畢業生的14%,在所有科別中居第四位。
全科醫生可解決95%以上一般疾病
基層醫療的缺乏始于二十世紀初,醫療科技的快速進步,使醫學的發展走向專科化,但過度專科化的醫生訓練,卻導致基層醫療的缺乏,不同疾病必須分別看不同專科醫生,病人的照護缺乏全面性與連貫性,醫療費用也被逐年推高。
事實上國際有關研究表明,以全科醫生為主的基層醫療體系可以解決95%以上的疾病,只有3%—5%的病人需要經由全科醫生,轉診給其他專科醫生做進一步診治。以全科醫生為主的醫療模式好處在于,患者可以自主選擇自己信任的全科醫生作一般疾病的診治,并累積健康記錄。當患較復雜的疾病時,全科醫生就可以依據過去的健康記錄及目前癥狀作判斷,并轉診給其他專科,這樣,不僅可以實現持續性及全面性的照護,也能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
對付慢性病全科醫生有優勢
人口老齡化與疾病譜的變化也是全科醫生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人類平均壽命越來越長,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地區都邁入老齡化。而疾病譜也以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為主,這些慢性疾病若沒有良好的控制,隨著年齡增加,往往會衍生許多嚴重的并發癥,耗費的醫療成本十分驚人。以臺灣為例,預計2010年老年人口將耗去全臺灣醫療資源的25%,其中大多都與慢性病并發重癥疾病相關。
過去以疾病治療為主流的醫療服務,已不足以應對新的醫療問題,預防醫學因此受到重視。預防醫學保健措施的介入與推廣,不是等有病時再治病,而是在疾病未發生或病情尚不嚴重的早期,通過醫療干預或健康教育等方式,降低民眾患病的機會,已患病者則避免讓疾病更惡化或產生嚴重的并發癥。民眾由年輕時開始有了預防醫學的觀念,到老年也可以遠離多病纏身的命運,活得久也活得好。
全科醫生也是健康管理專家
英美的研究皆指出,基層醫生人力增加,可以提升健康照護的結果,這些結果包括:總死亡率、個別疾病死亡率(心臟病、癌癥、腦中風)、嬰兒死亡率、低出生體重率、自我評估狀態。依據世界全科醫學會組織(WONCA)于1981年對基層健康照護所下之定義,全科醫生應扮演四個角色:(1)處理病人目前表現出來的健康問題;(2)使病人養成正確的求醫行為;(3)注意并處理慢性或不活動性的健康問題;(4)推動促進健康的預防保健措施。
全科醫學的推廣可以解決以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問題,并建立起新的醫療觀念。(1)醫療體系以治病為主,忽略預防性診療服務。慢性疾病的發生,50%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全科醫生在診治疾病的同時,針對不同患者的疾病狀況,考慮其生活習慣,提供合適的健康教育,指導民眾改變日常生活方式,建立預防勝于治療的觀念,落實預防為主。(2)民眾缺乏專責家庭醫生,自行選擇就醫方式。民眾遇到疾病自行就醫時,容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若有一位訓練有素的專責全科醫生,卻可以以全人的角度,提供診治。如果全科醫生依據專業判斷,發現需要進一步由專科處理,也可以適時轉診到其他專科,避免民眾因求醫時不知道該看哪一科或選擇了不適當的專科造成病情延誤及時間、精神的消耗。(3)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有效利用醫療資源。全科醫生制度是低成本、高效率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基礎。短期看,由于有全科醫生在第一線進行醫療把關,可以避免重復就醫或輕癥病人消耗專科醫療資源。長期看,若能有效推動預防醫學,慢性病的發生必然減少。因此建立好全科醫生與其他專科醫生之間的轉診制度,必能有效分配醫療資源,避免浪費。(4)建立家庭醫生及全人醫療觀念。若全科醫生的角色能充分發揮,不只是針對個人,而是整個家庭。就如西方家庭醫生的觀念,建立一個家庭所有成員的健康檔案,并了解疾病家族史。在家庭成員有健康問題時,給予治療并提供咨詢建議。由于良好的健康狀態與身體、心理健康息息相關,而全科醫生的訓練特別強調生理、心理及社會兼顧的全人照護模式。除了照顧身體的疾病,也能掌握心理及家庭整體健康狀況,并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
中國地廣而且人口分布不均,全科醫生制度的推廣是最合適且有效益的醫療服務模式。對于一些偏遠的、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地區,以全科醫生對疾病的處理能力,能解決大部分的醫療問題;對于人口稠密的、醫療資源豐富的地區,建立全科醫生的制度,則可以有效利用醫療資源,避免浪費。縱觀醫學模式的發展趨勢與實際需求,發展全科醫生為中心的醫療衛生服務是必然的世界趨勢。 (張煥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