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個“地標”農產品列入保護工程
2022-01-26 來源:安徽日報 點擊:次
記者日前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自2019年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以來,安徽省加速推進地理標志農產品登記、保護和發展,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登記地理標志農產品120個,已有20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列入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
2021年6月,安徽省長豐草莓、銅陵白姜、金山時雨茶、金寨獼猴桃、霄坑綠茶、南陵紫云英弋江籽、桐城小花、三潭枇杷、淮南麻黃雞等9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列入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產品。涉及果品、蔬菜、茶葉、油料、肉類產品5大類,種植產品地域保護面積22516公頃,肉類產品保護規模300萬羽。至此,全省共有20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列入保護工程,累計撥付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9399萬元。
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站站長劉成美告訴記者,為更好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增強工程項目實施效果,各地積極爭取地方財政配套支持,廣泛引導社會資本進駐。2021年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累計投入7815.7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轉移 支付專項資金4052萬元,地方財政配套資金3132.7萬元,社會資本融入資金631萬元。
有關縣(市、區)緊扣項目建設內容,積極推動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高質量實施,進一步完善“地標”農產品關鍵生產環節質量技術規范,授權主體嚴格按照生產操作規程開展標準化生產,力促特色品質與產品質量雙提升。據統計,2021年項目產品已建成特色品種繁育基地24個、核心生產基地26個;長豐草莓、金寨獼猴桃、三潭枇杷的采收、倉儲、加工配套設施加快完善,淮南麻黃雞屠宰加工配套冷鏈物流建設加快推進。
“身份標識化和全程數字化加快推進。積極落實標志授權管理規定,全年新增授權用標主體128家;嚴格執行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要求,用標產品全部進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劉成美表示,品牌建設也得到加強,“地理標志農產品+綠色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品牌疊加效應進一步顯現,南陵紫云英弋江籽、霄坑綠茶、淮南麻黃雞等7個產品入選首批安徽省有影響力的綠色食品區域公用品牌。
特色產業加快發展,聯農帶農成效明顯。各地建立“獲證主體+授權單位+農戶”產業化聯合體,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示范作用,將小農戶納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截至目前,項目產品累計帶動農戶16.76萬人以上,促進農民增收8073萬元。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示農產品來源于特定地域,產品品質特征主要取決于該特定地域的自然生態環境、歷史人文因素及特定生產方式,并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劉成美表示,發展地理標志農產品是合理利用與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重要手段,是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的重要抓手,對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