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企業聯盟標準《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落地實施,嬰幼兒奶瓶安全成為各大母嬰論壇和貼吧的熱論話題。
那么,奶瓶新規究竟嚴格到什么程度?中國家長今后在選購奶瓶時應注意什么?……帶著這些疑問,本期我們就對《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進行一次深度解讀。
解讀一:之前奶瓶行業的生產及銷售是否可控?
據了解,目前我國0~3歲嬰幼兒數量近5000萬,按照每人每年使用3個奶瓶保守計算,中國奶瓶產品年消費量將超過1.5億個,數量相當龐大。
“會選顏色漂亮、價錢合適的。看標簽也看不懂,標準更弄不明白。”剛做媽媽的北京消費者陳女士選購奶瓶的一番話,很有代表性。消費者往往更關注奶瓶的外觀和價格,對于產品的安全性能、標準及選購常識卻知之甚少,導致奶瓶的購買與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一些質量低劣、不安全的產品所造成的危害也時有發生。
“以前只有奶瓶相關材質衛生標準,能否保證嬰兒使用安全性,沒有標準。”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常務副會長梁梅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奶瓶奶嘴企業至少200多家,但目前尚未制定關于奶瓶產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只有極少數骨干企業制定了企業標準。奶瓶產品標準標注存在什么都不標、標國外標準、標衛生標準、標企業標準4種情況。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奶瓶產品中,大部分沒有標注產品執行標準,處在無標生產、監管缺失狀態。”梁梅說。
解讀二:標準對增塑劑、雙酚A有何限定?
提到增塑劑、雙酚A,人們不免聯想到食品安全事件。那么,對于塑料材質居多的奶瓶來說,企業聯盟標準對于關鍵性的化學指標有何要求?
《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規定,用于制造奶瓶的每種材料中6種鄰苯二甲酸酯的總含量不得超過0.1%(m/m);奶瓶的熱塑性塑料部件進行相應測試時,雙酚A釋放量不得超過0.03μg/mL。
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好孩子集團董事長宋鄭表示,雙酚A限定在一定含量內,從目前專家研究看是可以的,100%不含雙酚A,當然最好,但也會對企業生產技術、成本提出更高要求。“限量以內保證是安全的。”
標準起草組單位、揚州進出口玩具檢驗所主任陳明補充說,《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分別以模擬牛奶和模擬果汁對奶瓶材料進行浸泡,測試雙酚A的溶出量,該方法比歐盟標準以水和模擬果汁測試更具合理性。
據了解,《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主要參考歐盟EN14350《兒童用護理用品飲用設備》系列標準,但有些指標更加全面嚴格,比如增加了鄰苯二甲酸酯(俗稱增塑劑)含量要求及測試方法,不允許人為添加增塑劑,規定其總含量不得超過千分之一。
解讀三:沒有強制約束力的標準如何落地?
《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是行業協會聯合國內外知名奶瓶生產企業、國內外權威檢測機構制定的企業聯盟標準,不同于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或行業標準,沒有強制約束力。執行能否落地,成為一大焦點話題。
“標注執行企業聯盟標準,市場抽查均以此標準檢測,更多是行業自律。”梁梅說,新標準不強制執行,但一旦標注使用此標準,則必須滿足標準指標要求,政府或企業的抽檢也會據此進行。
據悉,《嬰幼兒奶瓶安全要求》制定覆蓋過國內外10多家骨干企業,其奶瓶產品涵蓋的市場份額約為60%~70%,以此保障市場上絕大多數產品質量安全。
沒有參與制定標準的生產企業,能否執行該標準?答案是肯定的。行業企業可以免費申請執行企業聯盟標準,通過行業協會市場抽查,確認產品符合標準后,參與協會組織的“品牌自律中國行”活動。
奶瓶企業聯盟標準有無希望升級為國家標準?“下一步,希望在聯盟標準基礎上,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梁梅表示,目前行業協會正在和國家標準委等部門溝通,推進聯盟標準向更高級別標準升級。
解讀四:平時消費如何依據新標準選購?
據了解,平時商場進貨管理主要看奶瓶有無檢驗報告,而產品標準執行五花八門,并不統一,出臺相對統一的企業聯盟標準,有利于進場查驗,也利于消費者依據標準選購。
梁梅指出,目前奶瓶生產企業執行聯盟標準,標準抽檢合格以后,就可以使用協會制作的安全承諾品牌標識,包括印制在產品包裝標簽及宣傳材料上,消費者可以依據標識購買相關奶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