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機構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1.67億部,其中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了4.534億部,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40%。
但與此同時,國產手機廠商卻并未嘗到智能手機利潤市場“蛋糕”的甜頭。在過去的一年里,中低端市場一直是國產品牌“廝殺”最慘調研機構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1.67億部,其中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了4.534億部,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40%。
但與此同時,國產手機廠商卻并未嘗到智能手機利潤市場“蛋糕”的甜頭。在過去的一年里,中低端市場一直是國產品牌“廝殺”最慘烈的地盤,“千元手機”更是將國產品牌追求“性價比”的概念發揮到了極致,隨之而來的是產品利潤空間被無限壓縮。
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依然不斷有新品發布,而新品也只是在外觀上和配置上提升,這顯然是不可取的,畢竟現在智能手機都處在于配置過剩的時代,只靠配置很難聚焦眼球和消費者的青睞。
進入2015年,手機硬件廠商倒閉的情況卻尤為嚴重,國內智能機產業鏈所面臨的環境已經發生巨變,尤其是在國內市場進入瓶頸期之后,立足國內市場的手機產業鏈各節點廠商均陷入發展停滯期。若廠商在這個寒冬中難有突破,類似福昌這種中上游的供應商倒閉的事件或將再次發生,而這必將連累中下游廠商,導致更大規模的倒閉潮。
回看近幾年,行業發展迅速,從屢屢被詬病的山寨機到以摧枯拉朽般占據國內手機市場“半壁江山”;從默默無聞到“中華酷聯小”,再到群雄并起,國產手機廠商爆發速度令人驚訝,單純從銷量上來看,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總銷量約為1.89億部、2013年約為3.2億部,而2014年這一數字就飆升至4.53億部。然而,隨著這座金山不斷挖掘,整個手機行業的環境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4G時代已來臨,5G時代、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也只是時間問題。產業升級迫在眉睫,廠商亟須加強自身的技術革新,只有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存活;此外,對于廠商而言,努力還需要找對方向,如此才有可能突破當下的困境。
烈的地盤,“千元手機”更是將國產品牌追求“性價比”的概念發揮到了極致,隨之而來的是產品利潤空間被無限壓縮。
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依然不斷有新品發布,而新品也只是在外觀上和配置上提升,這顯然是不可取的,畢竟現在智能手機都處在于配置過剩的時代,只靠配置很難聚焦眼球和消費者的青睞。
進入2015年,手機硬件廠商倒閉的情況卻尤為嚴重,國內智能機產業鏈所面臨的環境已經發生巨變,尤其是在國內市場進入瓶頸期之后,立足國內市場的手機產業鏈各節點廠商均陷入發展停滯期。若廠商在這個寒冬中難有突破,類似福昌這種中上游的供應商倒閉的事件或將再次發生,而這必將連累中下游廠商,導致更大規模的倒閉潮。
回看近幾年,行業發展迅速,從屢屢被詬病的山寨機到以摧枯拉朽般占據國內手機市場“半壁江山”;從默默無聞到“中華酷聯小”,再到群雄并起,國產手機廠商爆發速度令人驚訝,單純從銷量上來看,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總銷量約為1.89億部、2013年約為3.2億部,而2014年這一數字就飆升至4.53億部。然而,隨著這座金山不斷挖掘,整個手機行業的環境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4G時代已來臨,5G時代、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也只是時間問題。產業升級迫在眉睫,廠商亟須加強自身的技術革新,只有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存活;此外,對于廠商而言,努力還需要找對方向,如此才有可能突破當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