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記者接到江西九江市民吳先生投訴,他在使用九江市國營七一三醫院(以下簡稱“九江713醫院”)開的治療腳氣的藥物后產生不良反應,他懷疑醫院給他開的藥物有問題。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投訴:九江七一三醫院開“三無藥品”
吳先生告訴記者,他長期受腳氣的困擾,偶然間聽說九江713醫院的皮膚科有一種新藥的治療效果不錯,為此他特意來到該醫院治療。
11月6日上午一大早,他就來到了九江713醫院,在導診的帶領下來到了皮膚科。“當時是一個姓李的醫生給看的,我給他看了一下我腳的情況,他一看就說是腳氣。”
醫生在給吳先生開藥前,吳先生特意提及了朋友說的新藥。于是醫生準備給他開外敷和內服的兩種藥。因吳先生有嚴重胃病,他希望醫生只給他開外敷的藥。醫生開好處方后,吳先生給了導診100元錢,讓她幫忙去拿藥。2~3分鐘后,導診拿著藥品和零錢交給吳先生。
吳先生一回家,立刻涂抹藥物,結果是越涂越癢。吳先生這才注意看藥瓶,“我認真看那瓶藥,才發現這藥叫什么名字都不道,藥瓶上什么都沒寫,我懷疑醫院給我開了‘三無藥品’。”記者在吳先生提供的“藥瓶”上看到,瓶外的貼紙上只有手寫的“一日三次,外用”的字樣,并沒有藥品名、生產日期、合格證、生產廠家等信息。
記者問及是否是因為吳先生沒有配合服用口服藥才會導致異常情況,吳先生說:“不可能,那個醫生跟我說,不用口服藥,效果只是沒有那么快而已。”
調查:九江713醫院涉嫌違規配置制劑
11月6日下午,記者帶著“藥瓶”來到九江市食品藥品監察局。
藥品稽查科張科長說,“藥瓶”上沒有任何生產標識,無法確定是否為“藥品”,作為一個商品都不符合規定,確實為“三無產品”。
記者將吳先生的情況詳細向工作人員講述,工作人員懷疑這產品可能是醫院配的制劑。
張科長告訴記者,根據《醫療機構制劑配制質量管理規范》,醫療機構配制制劑應取得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且醫療機構制劑必須是根據本單位臨床需要而常規配制、自用的,但九江713醫院并沒有《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
張科長解釋,如果醫院是屬于服務性的、為個人專門配置制劑的行為是允許的,但如果是配置好大批藥品進行商品流通則屬于違規行為,“這個要具體了解他的整個診療行為。”
11月6日下午5時許,廬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來到九江713醫院調查,證實吳先生提供的該院醫生所開的藥品為該院自行配置的外用藥品。執法人員還調出李醫生為吳先生開具的處方,處方上寫明藥品為“蘆甘石3g,氧化鋅5g,聯苯芐唑1支,酒精100ml”,但該院無法提供處方中涉及的氧化鋅藥品。
廬山區市場監督局副局長曹亮表示,九江713醫院目前是涉嫌違規配置制劑,但還需要進一步調查該醫院是否屬于大批量違規配置制劑。
發現:涉事醫生系異地執業醫師衛監所介入調查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個奇怪現象,記者向當事人吳先生、該醫院工作人員等詢問涉事李醫生的真實姓名時,竟無人能回答,吳先生的處方上的醫生署名也不是姓李。
記者也并未在該醫院內懸掛的醫生簡介牌上看到涉事醫生信息。
11月11日,記者再次來到九江713醫院皮膚科,找到李醫生,得知其真實姓名是李文漢。記者表示想要看他的《醫師執業證書》,他說他正在辦理變更注冊手續,證書已寄回原單位。該醫院院長陳巧玲解釋,因為李文漢沒有處方權(即具有開具處方藥品的權力),所以他在醫院內做的都是保健指導。
隨后,記者來到九江市廬山區衛生局醫政股,工作人員通過醫師執業注冊聯網系統查詢到李文漢確實是執業醫師,但他的執業地點是珠海斗門曙光門診部、執業范圍是外科專業。
記者了解到,根據衛生部頒布的《醫師執業注冊暫行辦法》規定:醫師在辦理變更注冊手續過程中,在《醫師執業證書》原注冊事項已被變更,未完成新的變更事項許可前,不得從事執業活動。根據此項規定,李文漢涉嫌存在異地執業行為。廬山區衛計委工作人員隨即將這情況反映給廬山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
11月11日下午,廬山區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來到九江713醫院皮膚科,調查李文漢醫生執業資質問題。根據調查了解到,李文漢目前與七一三醫院是試用期(擬聘用)關系,《醫師執業證書》暫未做注冊變更到九江713醫院內。
雖然調查過程中,李文漢曾親口承認吳先生的處方是他寫的,但是衛生監督員在調取醫院近期處方時,并未發現有他署名的處方,院方解釋說處方都是由醫院的執業醫師寫的,李文漢做的是類似于助理醫生工作。
同時,據知情人透露,該醫院皮膚科等相關科室涉嫌違規對外承包。
目前,廬山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廬山區衛生監督所分別就該醫院配置制劑和涉事醫生行醫問題進行調查,均表示待調查清楚后會盡快給予反饋和處理意見。
記者也將持續關注該事件的后續調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