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聞3月29日消息,一家“幫忙賣產品”的電商公司,聲稱自己銷售方式多、推廣渠道廣;政策優惠,只收銷售額的10%作為傭金;一個月幫忙賣價值40萬的產品不是個事,很多人可能不會信。
但如果這家“電商”公司與政府部門在同一棟樓內辦公,還打著黨報媒體的旗號,很多人就信了。
連日來,來自新疆、遼寧、湖北、廣西等地的50多名農產品(7.180, -0.03, -0.42%)商和微商向上游新聞記者反映,他們被臺州掌控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報掌控)騙了。
對此,臺州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已介入調查。

該公司工作人員與客戶的聊天截圖。
熱情的電商給了優惠的政策
浙江臺州椒江區廣場南路上,有一個名叫海天苑的小區。
近段時間來,該小區4棟3樓,臺報掌控傳媒有限公司門口,總會發生這樣一幕:“你也被忽悠了?”“被忽悠了一萬二千八,你多少?”“兩萬多呢,這門也關了,電話也打不通,咋整?”對話的人面面相覷,焦頭爛額。他們來自新疆、遼寧、湖北、廣西等地,有的是農產品經銷戶,有的是微商。
侯佳是新疆阿克蘇的果農。去年12月8日,她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稱他是臺報掌控的小陳,該公司是電商,銷售渠道很廣,可幫忙代銷蘋果,只收銷售額的10%傭金。并稱該公司是臺州日報下屬的正規公司。如果想合作,可以先寄點樣品。
接下來的幾天,侯佳總能接到小陳的電話,小陳很熱情,“姐姐,姐姐”喊個不停。
報社的下屬公司,而且只收銷售額10%作為傭金,工作人員很熱情。想著這些,侯佳寄了20斤蘋果給臺報掌控,作為樣品。很快,他收到了小陳的回復,蘋果很好吃,可來公司面談合作事宜。馬上元旦了,是銷售旺季,機不可失。


公司與客戶簽訂的合同協議。
交了一萬多元服務費一個蘋果也沒賣掉
去年12月21日,侯佳去了臺州。到達臺州后侯佳看見,臺報掌控所在的樓里,還有一些政府部門。侯佳放心了,心想雙方能共贏。可接下來的事情,出乎她的意料。
上游新聞記者獲得的證據,還原了侯佳簽合同的前后經過。
臺報掌控的工作人員對侯佳說,公司有很多分銷商,有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多種銷售推廣渠道,實力雄厚。接著,工作人員拿出了一份合同,并說要交服務費。
合同上說,服務內容為移動端,微信端等渠道的商品推廣,微信公眾號服務等,三年為一個服務周期,銷售總額達到40萬以上,服務期滿后全額退還服務費。服務費標準版為兩萬八千元八百元,VIP版為三萬八千八百元。
“不是說,只收10%的傭金嗎?咋又多了服務費?”侯佳提出了疑問。臺報掌控多名工作人員坐到了侯佳旁邊,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起來。
“怕代銷過程中,客戶覺得蘋果不好,相當于一個保證金。”“我們賣40萬很容易的,會退的,你沒啥損失。”……
雖有些猶豫,侯佳還價后交了一萬二千八百八十元的服務費。到了今年1月6日,侯佳見一個蘋果也沒賣掉,便詢問了小陳,小陳說在推廣;1月21日,還是一個沒賣掉,小陳再也聯系不上了,臺報掌控公司的座機也打不通了。
“一萬多元就這樣沒了。”侯佳說。

客戶要求退款后簽保密協議
安徽宣城的濮康菊賣女性用品,她與侯佳的經歷如出一轍,2017年4月,她交了五萬八千八百八十元的服務費。
臺報掌控給濮康菊提供了什么服務?濮康菊說:“他們告訴我,做了很多推廣,但我看到的只有一個微信公號給我賣產品。”
濮康菊所指的微信公號名叫好多惠商城,賬號主體是臺報掌控。上游新聞記者登錄該公號看到,上有10篇文章,其中6篇是在幫濮康菊賣女性用品,閱讀量最多的為533次,閱讀量最低的僅為15次,該公號去年12月4日停止更新。
服務帶來了銷量嗎?“沒有,氣死我了,交了5萬多的服務費,只賣掉了兩盒面膜,這兩盒面膜,還是他們自己的工作人員在去年9月買的。”濮康菊說。
感覺自己受騙了,去年10月濮康菊找到了臺報掌控,要求退款。一個月后,在工商和公安部門的協調下,臺報掌控退了她一萬八千元,濮康菊簽下了一份保密協議:不將退款一事告知他人,不上網發帖,不再追究。
連日來,上游新聞記者聯系上了50多人,他們最少的交了6000多元服務費,最多的交了五萬八千八百八十元,金額共計百余萬。他們中有的人拿到了全額退款,有的人拿到了部分退款,有的人一分錢也沒拿到。
黨報入股后撤出,企業宣傳依舊打媒體旗號
臺報掌控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2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社會經濟咨詢等。3天來,上游新聞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座機、法人童某和多名工作人員的電話,均無人接聽。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初,在臺州市椒江區公安部門的協調下,該公司法人童靈江到了該局,和部分客戶達成協議,說盡快退錢。可時至今日,錢依然沒退。
臺報掌控與臺州日報有何關系?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該公司成立之初,臺州日報參股。2016年12月臺州日報撤出股份,不再和該公司有任何關聯。
但據農戶和微商們反映,該公司一直有人打著臺州日報的旗號在開展業務。“撤出了股份,為什么不改,臺州日報是黨委機關報啊!”
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8日,臺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對該公司作出了處罰,處罰類型為:虛假宣傳。
3月29日,臺州警方回復上游新聞稱,是否構成詐騙,該局已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