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前涉煙犯罪活動持續高發,利用互聯網與物流寄遞渠道銷售假煙、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等案件跨地區、集團化、網絡化犯罪特點明顯,嚴重損害國家經濟利益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突出情況,公安部高度重視,始終保持對涉煙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去年底以來部署全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卷煙打假工作,在鞏固重點地區源頭治理、打擊重點領域涉煙犯罪、打擊原輔材料供應鏈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擠壓了涉煙違法犯罪的活動空間。截至2018年11月,公安機關共偵辦案值5萬元以上假煙刑事案件8349起,同比增長53%;收繳制假煙機459臺,同比增長30%;查獲假煙36.3億支,同比增長39%。
針對節日期間重點地區源頭制假大幅反彈突出問題,按照公安部黨委關于歲末年初社會治安打擊整治工作部署,公安部會同國家煙草專賣局聯合部署在河南、廣東、福建、廣西等重點地區開展卷煙打假打私集中整治,嚴厲打擊假煙生產、卷煙走私、假煙和走私煙中轉分銷等犯罪活動。專項整治中,共破獲制售假煙刑事案件2000余起,查獲假煙走私煙800余萬件。
針對利用物流寄遞渠道實施制售假煙犯罪活動快速上升,假煙制品借助物流寄遞渠道大量流通的新形勢,公安部會同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郵政局、交通運輸部聯合出臺《物流寄遞環節打擊涉煙違法犯罪協作機制的意見》,同時依法懲治、重點打擊一批為牟取非法利益與制假分子相勾結,不落實收寄驗視制度,為運輸假煙開設“綠色通道”的快遞從業人員,并會同有關部門對涉案企業開展責任追究倒查,迅速形成了強大震懾,遏制了物流寄遞領域涉煙犯罪快速上升勢頭。
為嚴厲打擊互聯網涉煙犯罪,各地公安機關全面整合信息資源,利用公安“大數據”深入分析涉煙犯罪活動,強化深度經營,成功打掉一批利用網絡社交媒體制售假煙、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的特大犯罪團伙,切實形成了涉煙犯罪打防管控一體化的“大數據”治理格局。公安部先后協調指揮湖北、重慶、山東等地公安機關成功偵破利用QQ、“微商”等互聯網平臺銷售假煙及新型煙草制品案件,涉案金額達數億元。
針對涉煙犯罪鏈條分散、各地制假分子與黑惡勢力勾連合伙等影響社會治安突出問題,公安部重點指導各地公安機關集中力量打殲滅戰,逐條線索摸排,對涉煙犯罪連續實施集中打擊,堅決鏟除黑惡勢力插手制售假煙犯罪的生存土壤。其中,河南公安機關成功偵破“2·08”非法經營案等與涉煙犯罪相關聯的涉黑涉惡等刑事案件200余起,搗毀制假窩點120余個,查獲煙葉煙絲580余噸、假冒卷煙數億余支。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國公安機關將會同煙草專賣部門持續推進卷煙打假工作,進一步密切協同機制,增強工作合力,對重大案件實行聯合掛牌督辦,堅決一查到底、一網打盡,徹底摧毀制售假煙犯罪團伙網絡,全力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國家經濟利益。
日前,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擊涉煙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一:福建漳浦周某某等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2018年1月,福建省漳浦縣公安局在煙草專賣局配合下,成功打掉一個農村假煙地下生產窩點,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3名,現場繳獲YZ14-22卷接煙機、發電機、煙絲分離器各1臺,煙絲40包、盤紙18盤、散裝煙支95件。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某、陳某某等人合謀在村內一民房內建立地下制假窩點生產假煙。截至案發,該窩點共生產假煙3.6萬斤,案值1600余萬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案例二:河南漯河“2·08”涉嫌非法經營案。2018年2月,河南省漯河市公安局聯合市煙草專賣局,成功摧毀舞陽縣一特大制假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60名,搗毀生產加工窩點11處,繳獲YJ14-23卷煙機2臺,切絲機、回潮機、炒絲機、篩絲機各1臺,假煙172.66萬支,煙絲、煙葉、煙梗1.6萬公斤及大批制假原輔材料,案值1.7億元。經查,犯罪嫌疑人劉某某長期盤踞在漯河市舞陽縣農村地區,依仗當地家族黑惡勢力,大肆從事制售假煙犯罪活動。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案例三:廣東揭陽“5·05”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2018年5月,揭陽市公安局根據群眾舉報,會同市煙草專賣局在揭陽市普寧市成功搗毀2個假煙生產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19名,現場繳獲YJ14-22卷煙機4臺,生產線2條,查扣煙絲、煙葉及大量假煙,案值1200余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陳某某、楊某某、譚某某等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利用農村廢棄民房改造為卷煙制假窩點,并雇傭越南籍非法入境人員大肆進行非法生產卷煙活動。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案例四:福建廈門陳某某等人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2017年12月,根據快遞經營企業舉報,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會同市煙草專賣局,在城區一快遞點現場查獲“芙蓉王”、“中華”等24種品牌假煙21箱,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案值40余萬元。經查,快遞員蔡某某、張某某、李某某等人為牟取私利,與犯罪嫌疑人陳某某相互勾結,以每趟200元運費和每寄送一件假煙60元的報酬,幫助陳某某將假煙通過快遞渠道銷往全國各地。截至案發,該團伙共銷售假煙459件22950條,案值1200余萬元,涉及全國26個省份。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審查起訴。
案例五:重慶涪陵張某文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案。2018年3月,重慶市涪陵區公安局成功摧毀一利用微信網絡與快遞物流渠道實施跨省運輸銷售假煙的特大犯罪團伙,搗毀犯罪窩點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現場繳獲大批“中華”、“玉溪”、“云煙”等品牌假煙。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等人為非法牟利,利用微信與一福建籍犯罪嫌疑人進行聯系,大量購進假冒偽劣卷煙,并通過微信聯系買家,利用快遞公司銷往重慶、四川等25個省份的下家,案值1000余萬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審查起訴。
案例六:山東淄博“1·25”涉嫌非法經營加熱不燃燒卷煙案。2018年1月,山東省淄博市公安局會同市煙草專賣局、海關緝私部門成功偵破淄博呈俊寶貝商貿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經營卷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現場查獲IQOS、FIIT等加熱不燃燒卷煙37.278萬支、煙具171臺。經查,公司實際控制人犯罪嫌疑人單某某為牟取非法利益,將未經批準進口的加熱不燃燒卷煙在國內大量銷售。該公司通過直接組織走私、“水客”夾帶及國外郵寄入境等方式,收貨后再通過快遞配送銷往全國,涉及全國24個省市,案值3億余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案例七:廣西貴港“6·01”涉嫌非法經營案。2018年5月,在市煙草專賣局的配合下,廣西貴港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非法經營煙草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5名,搗毀地下煙絲加工儲存窩點3個,繳獲煙絲、煙葉、煙梗108.7噸,切絲機1臺及鍋爐、發電機等生產機械一批,案值650余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莊某某、朱某某、謝某等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從云南、重慶、河南等地非法購進劣質煙葉,組織生產加工成偽劣品牌煙絲,供廣東、福建等地假煙生產窩點生產品牌假煙。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案例八:江蘇南通“8.16”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2018年10月,江蘇南通公安機關會同煙草部門成功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假煙案,抓獲黃某某等犯罪嫌疑人63名,摧毀假煙生產窩點3處、儲存倉庫8個,查獲制假煙機4臺,查獲假煙674.3萬支,煙葉、煙梗、煙絲共計8.2噸,案值540余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黃某某、江某某等犯罪團伙從河南等地大肆購入假煙銷往江蘇等地牟取非法利益,并直接投資從事假煙生產活動。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移送審查起訴。
案例九:廣西桂林“11.25”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2018年11月,在江西贛州警方協助配合下,廣西桂林市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一起生產銷售假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9名,打掉制假窩點2個、倉儲窩點5個,繳獲煙機等制假設備22臺,查獲假煙5000余萬支,煙絲煙葉300余噸,涉案金額2億元。經查,犯罪嫌疑人周某某利用其掌握的制假技術與廣西本地張某某等人相勾結,在桂林市平樂縣建立了集生產、倉儲、運輸和銷售于一體的制假犯罪網絡團伙。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案例十:河南漯河“12.02”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2018年12月,河南省漯河市公安機關會同煙草專賣部門成功偵破一起制售假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搗毀制假窩點7個,現場繳獲YJ14-23卷接機等制假設備4臺,查獲假煙1200余萬支,煙絲7510公斤、盤紙116公斤、濾嘴棒80萬支等大批原輔材料,案值1000余萬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