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CEO侯毅和步步高董事長王填在兩年前曾關于“社區團購”有過一番爭論。
侯毅當時并不看好社區團購,他認為這種商業模式不能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但可以作為好的營銷手段。如果社區團購的模式能夠持續,那么,生鮮僅僅只能當做引流手段。
相比兩年前,步步高董事長王填的觀點有了迭代,他現在認為:“社區團購的到來,以及今年疫情影響的疊加,把線上線下這個原本‘脆弱’的平衡格局再次打破,線上線下正重新進入一個新的、生鮮存量市場的博弈中。”
侯毅也發表新的觀點,他認為:“社區團購是個全新電商模式,目前僅僅還是萌芽階段。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定不是未來最終模式。很多人占據了社區團購的某種交易形式,其實這些不值一提。
艾媒咨詢發布《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指出,在防疫背景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級別。
數據顯示,今年國內社區團購累計完成12次投融資,公開金額超過114億,遠遠超過2018年那波投資潮。
另一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達2796.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6.7%,預計到2023年將超過8000億元。2020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額達到1821.2億元,同比增長137.6%。巨大的市場空間,成為互聯網企業紛紛選擇發展社區團購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互聯網平臺還有著持續營收和流量增長的考慮,因而開拓新的市場空間成為一個重要選擇。
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談到近期比較火的社區團購時說,社區團購再干一兩年的話,500平方以上的超市基本沒戲了,他認為店鋪要離顧客近一點,才能給顧客創造更多價值,才能盈利。
食享會聯合創始人劉晨認為,區別于傳統電商和直播電商,社區團購本質上在人貨場三方面都發生了改變,以社區為單位,以寶媽為代表的全新的消費人群聚集在一起,從沒有一個生意像社區團購一樣用戶畫像高度集中,身份、年齡、小區都是高度集中;貨的改變上,社區團購除了生鮮賣的是生活居家的方方面面,生鮮只是切入口,除了日常生活用品食享會開團售賣的產品還有本地生活所需虛擬電子用品、火鍋券、溫泉券、戲劇券等;整個場上,從電商平臺轉移到微信社群和小程序端。
劉晨坦言,與巨頭在同一個層面PK整個局勢非常慘烈,因為巨頭帶著幾十億美金和幾百號地推就來了。同時她也表示,在社區團購這個市場食享會依然具備優勢,也保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12月4日,十薈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聯席CEO陳郢向十薈團所有成員發出了2020年末的《內部信》。信中,陳郢不僅提出了普惠式零售的概念,也為社區團購這個行業劃定了一個市場疆域——35萬億的市場份額。
陳郢認為,社區團購是成本更優的次日中午達電商,或者說是同城短距離電商。當次日中午達可以覆蓋全品類且價格更低廉的時候,消費者就不會再選擇傳統電商的3-5日達的體驗。
其次,社區團購能把頻次最高,體驗最難做生鮮品類,做到相當不錯的體驗。作為一個消費頻次比外賣和打車都高的高頻剛需品類,生鮮能建立起用戶的平臺心智。因此,我們再從高頻往低頻順勢而為,就必將覆蓋家庭消費的所有品類。
陳郢認為,社區團購能把一二線城市消費的同品質、同價格的消費品,直接供應到農村。至此,“消費平權”終于被實現,“普惠式零售”這個充滿理想主義的目標終于被一個商業模式完滿實現——其背后是無法估量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