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藝人和UP主遭“人肉開盒” 多平臺出手治理
2023-11-24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近日,視頻平臺bilibili(B站)通報了一起“人肉開盒”案例,違法者共計40余人,案涉18省市,主要活動者是未成年人,足見這類網絡不良行為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惡劣影響。
通報稱,今年8月,B站收到多位UP主舉報,稱有群體在境外平臺有組織地煽動用戶對站內UP主進行“人肉開盒”(指利用非法手段公開曝光他人隱私數據與信息)。該群體不僅在線上公開UP主個人信息,還對其進行一系列電話私信騷擾、網暴攻擊、不實惡意舉報等違法行為。
多名明星遭“人肉開盒”
“人肉開盒”又稱“開盒掛人”,其本質與大家更熟悉的“人肉搜索”類似,即利用黑客軟件,盜取個人及家人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證號、社保卡號、銀行卡賬號、個人證件照片、手機號碼等,并毫無保留地將其公開在網絡上。
據報道,美食博主“杰克辣條”拍攝虐貓視頻并上傳至網絡販賣,引發人們對“處刑式虐貓”的關注。網傳截圖顯示,曾針對網絡熱傳的虐貓事件發聲、表態反對“處刑式虐待動物”的多位明星,如張馨予、趙露思、王一博等,其身份證、手機號、社保卡等個人信息遭到曝光。
圖源/江西公安
9月4日,楊迪也曾發文稱自己被“開盒”了,個人信息遭到泄露,很多人打來騷擾電話,讓他不得已換了手機號。
圖源/“楊迪”微博截圖
“開盒”的信息從何而來?
據悉,在網絡上有提供此類違法服務的“開盒者”,“開盒”報價180元/人,大約需要30分鐘,“開盒”信息包括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社交賬號、親屬聯系方式等。
川烈是最先被“開盒”的自媒體博主之一,在被“開盒”之后,他和家人不斷接到謾罵、騷擾的電話、短信、郵件等。“一直騷擾,剛開始不斷給我打電話發短信,后來他們找到了我爸媽、我妹妹、妹夫,甚至還找到了我妹夫的爸媽。”川烈說。
為了收集違法犯罪證據,川烈從今年8月開始臥底“開盒者”聚集的論壇,整理出了其中的部分環節。川烈介紹,買賣信息時,身份證上的照片被稱為“大頭”,全家的戶籍被稱為“全戶”。“它是一環接一環的,我們很多人的信息已經遭泄露,他們會收集整理變成人口庫。”拿到被“開”者的社交賬號,就可以找到其手機號,之后通過運營商拿到身份證,就可以出“大頭照”,然后就可以關聯到全家,再一戶一戶關聯下去。
官方出臺辦法
9月25日,“兩高一部”發布《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及:組織“人肉搜索”,違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數人發布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處罰。
11月17日,中央網信辦發文稱,決定即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為期1個月的“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圍繞社交、短視頻、直播等重點平臺類型,集中整治7個方面的問題,涉及“網絡廁所”“開盒掛人”行為;借社會熱點事件惡意詆毀、造謠攻擊;污名化特定群體、煽動地域對立;斗狠PK等低俗不良直播行為;有組織地惡意辱罵舉報他人;編造網絡黑話、惡意造梗;煽動網上極端情緒。
多個平臺出手治理
11月21日,“微博管理員”發布消息:為營造安全、文明、和諧的社區生態環境,維護良好的網絡生態秩序,微博嚴格按照“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要求,圍繞重點環節和突出問題開展全面治理工作。
圖源/“微博管理員”微博截圖
同日,快手公布“關于嚴肅處置網絡戾氣違規內容的公告”:為進一步落實中央網信辦《關于開展“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有力遏制網絡戾氣傳播擴散,快手認真貫徹落實專項工作要求,圍繞專項行動提出的7大類問題開展治理。截至目前,平臺累計處置違規內容4930條,處置違規賬號361個,解散群組37個部分違規案例公示“網絡廁所”“開盒掛人”。
嗶哩嗶哩社區小管家也發布《嗶哩嗶哩關于“清朗·網絡戾氣整治”專項的治理公告(1)》:累計處理違規行為16731起;處置違規賬號347個,永久封禁“i******r”“b******1”等違規賬號9個。
“人肉開盒”可能觸犯刑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表示,包括“人肉開盒”在內的網絡負面極端行為,呈現出成本低、群體化、鏈條長等特征。此類行為不僅涉及民事侵權責任,也可能觸犯刑法的有關規定。
東南大學網絡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歐陽本祺分析認為,這種行為首先會侵犯個人隱私權、名譽權、榮譽權,還有可能侵犯肖像權和姓名權,尤其嚴重的是可能會侵犯生命權和健康權,甚至導致被害人自殺,或者是導致社會性死亡。
如果這種行為產生了比較嚴重的危害后果,可能會構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比如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侮辱罪、尋釁滋事罪。如果通過這些網絡的謾罵攻擊進一步獲取錢財,還可能會構成財產犯罪。
互聯網時代,保護好個人及他人隱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網絡生態環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對于任何僭越法律紅線的行為,都將受到嚴厲查處。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