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母親陳美蘭于2011年2月21日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省政府大院網點遭遇該行工作人員的欺騙購買了保險。我母親因家境困難,小學只讀了2年,不識幾個字,連自己的姓名也是勉強能寫。(這一點周圍的鄰居和同事都能證明)當時她手里有1萬多現金,打算再從退休金賬戶取部分,一共湊成3萬轉為存3年定期。在郵政銀行,一銀行工作人員王艷(諧音,本月投訴郵儲后,從另一銀行工作人員鄒某口中才得知其名字)接待了她。在我母親交了存折和身份證并表明取款并存3年定期的要求后,王艷什么都沒說,只讓我母親輸密碼,最后給她一堆單子讓她簽字。王艷始終對保險只字未提,而我媽又不識字,就這么騙了老人在為期五年的保單上簽了字。我媽還一直以為自己在銀行存的定期。上個月她讓我看看存款什么時候到期,這才讓我發現根本不是定期存單,而是保險。在保單上除了我媽的簽名都是銀行工作人員填寫,且地址寫的是南昌市大院郵儲,根本不是我家的地址,也未寫任何電話,更別說后期的保險公司回訪。
投訴郵政銀行后,鄒某(郵儲銀行工作人員,1387087****)曾聯系我,電話中說當時給我媽辦理業務的人叫王艷,她確實有違規操作,屢遭投訴臭名昭著被開除了。后在我向南昌銀監局投訴時,也當面說王某功利心很重,已被調到郵儲其他網點了。此人究竟在哪,事實真相是怎樣,銀行方面都沒有也不愿去調查,只說帶我們去保險公司協商退保。但退保不但沒有利息,還要損失本金。
我們沒能陪不識字的老人去銀行,是有部分責任。但銀行正是利用儲戶對銀行的信任,并利用老人是易受騙的對象,才導致無數老人在銀行被騙買保險。如果要提供當時買保險的情形,請問有哪個人會在銀行錄音錄影?如果對銀行這點信任都沒有,銀行還能有儲戶嗎?銀行工作人員騙客戶買保險,難道銀行沒有責任嗎?這保單難道只認簽名,其他的地址,電話都是假的和未填,沒有回訪電話,難道不能說明什么嗎?銀行接到投訴不去調查,只想把責任推給保險公司和儲戶,為其自身利益,縱容其工作人員以欺騙方式損害儲戶利益,和耍無賴有什么兩樣。
【聲明】:本欄目下的消費者投訴文章,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對于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