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奧運的“特別法庭”
2008-07-28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運動員尿樣保管箱中待檢的尿樣。
7月16日,全國惟一一個以“奧運”冠名的人民法庭——“奧運村法庭”正式在北京奧運村亮相。而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有一批另類的“特別法庭”也同時在維護著奧運會的紀律和規范,這就是奧運中的檢測機構。這些檢測機構通過專業的檢測技術,依照奧運會的高標準,對涉及奧運會使用的產品進行“審理”,從而對這些產品的質量進行“判定”。
奧運會中使用的各種產品,都由這些特別“特別法庭”來保駕護航,同時也對相關的產品做出了生死判罰。
分級檢測:確保從“農田到餐桌”安全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奧運會期間,食品安全無疑是官員、運動員、教練員和觀眾最為關心的問題,而為了確保奧運會期間的食品安全,中國政府可以說在食品安全檢測方面做足了功課。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北京奧運會的奧運食品檢測機構一共39家,被分為兩個級別:一級檢測單位9個,二級檢測單位30個。這39家單位將同時承擔對奧運食品定點供應基地的環境監測,構成奧運食品實驗室檢測體系。
據了解,負責一級檢測的共有9個機構,分別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畜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國家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市農業環境監測站、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分析中心、北京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化妝品檢測中心、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
而二級檢測機構主要由國家糧油食品檢測中心等30個國家級、市級專項檢測機構組成,對一級檢測機構的工作進行補充。國家糧油食品檢測中心的有關工作人員表示,除了奧運食品備選基地和企業自檢、流動檢測車執行的快速檢測外,實驗室檢測是把關奧運食品安全的重要關口。
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的負責人介紹說,目前他們已經建立完成了一個食品安全監控系統,共分10個子系統。這個系統平臺也是食品供應企業開展自檢和執法部門開展監督監察的數據交換中心,并且可以和奧組委,以及天津、上海、沈陽、青島、秦皇島等賽區聯網。據了解,北京市現已將奧運食品供應商、供應基地、加工企業、配送企業等全部納入了監控體系,已經對涉及奧運的十大類345種食品進行了逐一備案,并且按照奧運食品安全標準開展監控,目前已經檢測了6800個樣本。
迎接奧運會,北京在奧運食品安全方面也已經做好準備。這些檢測機構的很多設備都是國際頂尖或世界一流的,對食品進行的物理和生化指標檢測數據具有國際水準。部分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中,僅博士就占了將近一半。
監控中心:為食品安全構建堅實壁壘
“以前需要40分鐘才能完成蘇丹紅樣本定性定量檢測,現在引入了高科技設備,僅需5分鐘就能完成。”北京奧運食品安全監控中心主任路勇滿臉自豪地說。7月11日,90多家中外媒體記者來到負責奧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預警、監管的北京奧運食品安全監控中心。
白色的大樓寬敞明亮,走到四樓,記者聞到了彌漫著的藥味。路勇介紹說,這里就是確保北京奧運食品從“從農田到餐桌”一路安全的核心地帶。
據了解,監控中心設有色譜分析、光譜分析、理化分析及微生物分析實驗室,具備檢測分析啤酒、巧克力、面粉等食品中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殘留、重金屬殘留、一般理化指標、生物安全等項目的能力。
分析室內,工作人員把一塊巧克力搗碎,進行了一系列化學處理。轉眼間,甜美的巧克力化作了試管里的液態物質。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對要檢測的食物進行前期處理,以便將樣品放置在儀器中進行數據分析。
紅色的警告語“生物危害,授權人員方可進入”被醒目地張貼在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門上。工作人員表示,微生物的檢測需要無菌操作,并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氣壓,因此要閉門謝客。
在食品安全分析測試實驗室內,整齊地擺放著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儀、超高壓液相色譜/串連質譜聯用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原子發射光譜儀、近紅外拉曼光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儀熒光定量PCR儀等大量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檢測儀器設備。這些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儀器設備,為北京的食品安全構建了一道堅實的壁壘。
在監控中心的大院內,一輛白色大型客車格外引人注目,車內裝載著各種各樣的檢測儀器。路勇介紹,這輛車是今年年初建成的中國首臺食品安全移動實驗室。奧運期間,該車將和其他幾十輛小型檢測車一起承擔部分食品安全監控任務。如遇突發事件,這輛移動實驗室將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現場,對食品進行快速、準確檢測。奧運會正值夏季,是食源性疾患高發期,免疫力低下人群若食物中毒,幾小時內就會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該實驗室將最快在3小時內檢測出究竟是何種病菌作怪。
在奧運食品安全科研方面,由監控中心牽頭,組織國內數家權威研究機構,承擔了北京市科委“奧運食品安全檢測、監控技術研究”專項課題;開展了奧運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技術研究工作;參與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重大活動中食品安全保障技術研究及示范”課題工作。此外,監控中心還參與了奧運食品安全檢測機構的確定及組織工作。
同時,監控中心還根據奧運食品安全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研究開發了相關檢測項目,基本能夠滿足對奧運食品安全監控的需要。
興奮劑檢測:奧運會上的“獨立法庭”
除了食品安全,興奮劑問題恐怕是歷屆奧運會中最受大家關注的話題了。
在北京城北奧體中心院內坐落著一棟紅色的五層小樓,這便是北京奧運會興奮劑檢測中心的所在地。2007年12月12日,北京奧運會興奮劑檢測中心正式揭牌,承擔了全部測試比賽、奧運會及殘奧會興奮劑檢測任務。
據了解,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北京奧運會賽時,興奮劑檢測中心將設立獨立安保圈,并實施24小時武裝保衛,每日接收由指定樣品傳送商運至的來自京內外各競賽場館收集的樣品。
在中心一樓大廳內,零星地堆放著幾個大木箱子。“這些箱內裝的都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檢測設備,是我們新近從美國租過來的,還沒來得及拆裝。”北京奧運會興奮劑檢測中心場館主任趙健說。
據了解,北京奧運會興奮劑檢測中心是世界反興奮劑組織認證的34個實驗室之一。該實驗室將有150多人參與到北京奧運會的興奮劑檢測工作之中,其中有20多人來自德國、英國、瑞士、法國、俄羅斯等地。該中心還在各賽場設立了41個檢查站,北京奧運會期間,約有800多名服務人員在檢查站幫助奧運選手留取尿樣、血樣。奧運選手的尿樣、血樣將以最快的速度由鎮遠護衛運送至北京奧運會興奮劑檢測中心。屆時,興奮劑檢測專家及工作人員將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樣品的分析工作,及時、準確提供檢測報告。
在檢測中心一層大廳北側特設了取樣間,奧運選手的尿樣、血樣將從此處進入實驗室,鎮遠護衛的使命也將在此地告一段落。趙健介紹,實驗室的檢測流程分取樣、分樣、處理、上機、確證等步驟,實驗室會在24小時內出陰性尿檢報告,48小時內出陽性尿檢報告。
北京奧運會的興奮劑檢測數量早已曝光,7月27日到8月24日期間,將對參賽選手進行4500例檢查。這個數字比雅典奧運會高25%,比悉尼奧運會則多出了90%。
在北京奧運會比賽期間查出的興奮劑,按照WADA《世界反興奮劑條例》規定是當即公布,當即處罰。如果A瓶尿樣檢測為陽性,一周內必須檢查B瓶尿樣,也就是說,一旦檢測出陽性,最長也必須在一周內進行處罰。
一般來講,奧運會比賽期間尿檢流程的每個步驟都是分解的。運動員的尿樣進入實驗室時上面只有瓶號,隨即實驗室對樣品進行重新分瓶、編碼。這個代號運動員、教練員都不知道,即使是實驗室的人也不知道這個號是誰的,而拿單子的則又是另一個人,幾個步驟之間互相不聯系。
趙健透露,北京奧運會興奮劑檢測中心已經準備好了目前世界最新的生長激素(肽類激素)檢測方法,以防漏網之魚。“運動員非法使用興奮劑,是對體育最核心價值的破壞,還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自己的身體。此前也有生長激素檢測方法,但是采用了之后,一例陽性也沒有出現。
現在,這項技術有了更新,我們也準備好了。北京奧運會也許就會采用這一最新的技術,一切就等國際奧委會的指令。”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