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大豐質監局緊緊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結合地方產業特色和發展需求,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引導行業形成聯盟標準推進特色產業轉型提升,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產業“蛋糕”越做越大
上世紀80年代初,拋丸機(金屬表面清理強化設備)在江蘇大豐西團“誕生”。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初具規模的產業集群。僅大豐市西團鎮擁有從事生產拋丸機的企業近200家,總資產達6.8億元,占地3000多畝,從業人員達1.7萬人,已成為國內重要的拋丸機產業基地之一。目前,年產值100萬元以上的企業110家,其中500萬元以上的企業36家,從事營銷人員達6000人,在全國各地建立銷售網絡1400多個,部分產品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大豐拋丸機企業規模大、產量高,在全國同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僅2010年,拋丸機企業就完成生產總值15.2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4.5億元,上繳稅收1.31億元。”
行業管理亟待規范
拋丸機是一個傳統產業,雖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但許多技術尚需完善和提升,與國內頂尖企業相比,大豐市的拋丸機產業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控制技術應用滯后、耐磨材料研究落后、標準化技術體系亟待構建、小而全的生產模式亟需改進、知識產權保護令人擔憂、市場無序競爭等。為了讓‘游擊隊’變‘集團軍’, 在“把脈”全市拋丸機產業存在的“癥狀”后,大豐質監局主動出擊,在產品創新升級方面做足文章,在深入調研全市從事拋丸機生產的企業現狀的基礎后,提出了成立江蘇省金屬表面清理強化設備產業聯盟標準,搭建標準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整合資源,引導產學研各方聯合推進重要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和采用,支持企業主導或參與國際技術標準制定。同時,向上積極爭取,籌建江蘇省輕工機械質檢中心,為其產品檢測、研發和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與此同時,大豐市拋丸機行業先后與全國1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技術合作關系,集聚了高中級技術人才100多人,建立了一支專業技術隊伍,使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檔次得到了大幅提升。
聯盟標準為產業健康發展‘強身健體’
江蘇省金屬表面清理強化設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拋丸機產業技術創新機制;集成和共享技術創新資源,加強合作研發,突破拋丸機產業發展的共性與關鍵技術瓶頸,搭建聯合攻關研發平臺;開展技術輻射,培育拋丸機產業重大技術及產品創新的產業集群主體。如今,豐特機械、金達機械、龍發鑄造、亞豐鑄造、金龍機械、久昌機械等21家較大規模的企業已加盟。最喜人的是,外地一部分拋丸機企業就頻伸‘橄欖枝’,紛紛要求加盟。現在,無錫的洲翔焊割、創興焊割、國達鑄造等企業已經成為盟友,增添了聯盟的實力,加速了聯盟的推進。相信,不久的將來,在聯盟標準的指導下,江蘇大豐拋丸機將會再造產業新優勢,成為江蘇大豐一張新“名片”。(陳潔 鄒進)
陳潔 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