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質監局副巡視員高英杰、自治區纖檢局副局長李福貴到烏蘭浩特市調研關店羊毛羊絨檢驗工作,興安盟質監局局長劉亞光、副局長陳殿軍、質計所所長李秀方等陪同調研。
烏蘭浩特市關店絨毛市場自1996年自發形成以來已有15年歷史,2011年交易山羊絨1500噸、羊毛8000噸、羊皮7萬張,年交易額8億元左右,產品收購覆蓋內蒙東部、吉林、黑龍江、遼寧等地,產品銷往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北京、內蒙包頭、鄂爾多斯、寧夏等地,現已發展成為東北乃至全國最大的絨毛市場集散地。2010年烏蘭浩特市進一步修定了關店絨毛市場建設的總體規劃,建成后的市場占地面積328152㎡、建筑面積180040㎡,工程投資3.6億元,將形成洗毛、洗絨、梳條、紡織、織衫一條完整產業鏈,市場年交易額將達到15億元以上,年稅收6000萬元以上。結合烏蘭浩特市政府建設市場新址之機,質監部門積極籌建羊毛羊絨檢驗服務中心,使加工貿易區與質量檢驗區同步規劃、同時建設,全力打造東北最大的絨毛交易市場。
調研期間,高英杰副巡視員、李福貴副局長與烏蘭浩特市朱成幫市長、陳東副市長就檢驗中心籌建工作交換了意見。會上,李福貴副局長以詳實的數據詳細介紹了烏審旗絨毛檢驗的先進經驗及由此給農牧民帶來的經濟效益,希望烏蘭浩特市能以烏審旗為發展藍本,通過對絨毛科學權威的檢測,提高經濟效益。朱成幫市長衷心感謝自治區質監局為烏蘭浩特經濟建設的大力支持,強烈要求將項目建設落戶在烏蘭浩特市,地方政府將高度重視,全力以赴逐一落實各項工作,年后將組織相關人員到烏審旗學習先進經驗,力爭將項目做出地方特色。高英杰副巡視員介紹了我國內蒙古纖維監管的現狀及發展前景,特別介紹了絨毛質量監管對于推動市場體系建設、實行優質優價為農牧民增收、擴大地區美譽度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對烏市政府建設關店絨毛市場提了三點建議,一是落實自治區政府提出的“富民強區”的政策,借鑒國內、國際先進經驗,將關店絨毛市場建設成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市場體系成熟的絨毛交易市場。二是充分發揮質量監檢的作用,不斷提高絨毛質量,推動農牧業產業發展,真正讓農牧民受益。三是抓住發展機遇,結合區位優勢將絨毛市場辦成全國知名且具地方特色,成為烏蘭浩特對外展示的一張名片。
隨后,高英杰副巡視員一行到關店絨毛交易市場進行實地考察,工作人員對市場規劃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郭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