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廈門檢區進出口商品總體質量狀況
2011年,廈門局貨物檢驗檢疫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共檢驗檢疫出入境貨物41.74萬批、貨值264.84億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1.94%和41.03%。全年檢出不合格2745批、涉及貨值14.01億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6.91%和57.50%。從檢驗檢疫結果看,出口貨物的質量好于進口貨物。下面,我向各位通報轄區幾類主要進出口產品的質量情況。
(一)機電類產品
2011年,廈門局共檢驗進出口機電產品16.26萬批,貨值101.0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3%和38.7%。全年共檢出不合格貨物232批,3526萬美元。
進口機電產品以生產設備和生產原材料為主。經檢驗不合格163批,3322萬美元,主要存在安全、品質、以舊報新、夾帶禁止進口的貨物等問題。對不符合要求的進口機電產品,均按照有關規定監督企業進行技術整改或退運處理。出口機電產品主要有音視頻產品、電光源及燈具、小家電、汽車、電池、手機等。經檢驗不合格69批(不含型式試驗不合格),204萬美元,產品質量總體較好。
其中,出口燈具(含電光源)2011年共完成檢驗16477批,出口金額達7.64億美元。經檢驗不合格的32批,主要是電氣參數標志不合格、無進口使用國標識和使用說明、抗電強度不合格、觸電保護不合格等。
出口小家電共完成檢驗40505批,出口金額達14.4億美元,產品主要包括健身器材、電熱器具、按摩器具。檢出不合格14批,貨值25.5萬美元,集中在健身器材和按摩器具兩類商品。小家電型式試驗不合格20批次,不合格率5.7%,較上年同期不合格率下降46%。
(二)輕紡化礦類產品
2011年廈門檢區檢驗進出口輕紡化礦產品11.81萬批、貨值85.99億美元,批次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26.2%和62.4%。檢出不合格279批,貨值8.2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9%和65.1%。
進口貨物以化礦金產品占絕大多數。主要有礦產品、石材、金屬、橡膠、化肥、塑料、石油制品、涂料等,以大宗資源性商品、工業原料居多,質量狀況隨國際供求關系而波動,供不應求時,摻雜使假情況多發。其中鐵礦不合格項目主要是鐵含量、三氧化二鋁、二氧化硅、水分含量等;煤炭不合格項目主要有水分、發熱量、硫含量、灰分等;天然橡膠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天然煙膠片等級不符合合同規定要求。
2011年,進口服裝新納入法檢目錄,廈門檢驗檢疫局共完成進口服裝檢驗338批,482萬美元。品種主要包括:童裝、上衣、羽絨衣、睡衣等。共檢出不合格26批,51.3萬美元,主要問題是:中文標簽不規范,pH值等安全衛生隱患等。
出口以輕紡產品為主。主要出口商品有紡織、服裝、鞋、陶瓷、玩具、食品接觸材料及器具等。上述產品特色鮮明,其中不乏品牌和特色企業,但總體產業發展和產品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升級,質量仍需持續提升。
(三)食品化妝品
2011年,廈門局檢驗檢疫進出口食品64381批、27.9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51%、40.20%;化妝品3403批、1.0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8.12%、204.05%。
其中,出口食品同比增長12.52%、35.39%,出口金額前三位的是蔬菜及制品、水產品及其制品、罐頭。出口化妝品同比分別增長46.64%、120.02%。出口食品化妝品被國外通報57批次不合格,占總出口量0.10%。經我局核查發現,被通報批次的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國內外個別項目檢測結果差異,個別不法企業擅自將未報檢產品夾帶出境,逃漏檢非法出口等。進口食品同比分別增長24.23%、56.46%。檢出不合格310批,不合格率2.61%、較上年上升0.20個百分點,除攜帶一般性有害生物等檢疫性問題和標簽不符合以外,主要涉及微生物、農獸藥殘留、亞硝酸鹽、重金屬等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食用油、酒類等部分民生消費類食品進口出現增勢。其中,進口食用油共529批、貨值19488萬美元,同比增長33.9%和28.5%,總體質量情況良好,未檢出涉及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進口酒類共1980批、2073.3萬升,同比增長81.32%、68.89%,檢出不合格41批、不合格率2%,以首次進口的預包裝酒類產品標簽不合格居多、共31批,個別產品涉及添加非食用物質問題,對不合格批次均按照有關規定責令進口商實施整改或退運處理。進口化妝品批次、貨值同比分別增長40.86%、83.12%,檢出不合格9批,不合格率3.45%,不合格率較上年上升2.02%。不合格原因分別為:金屬銻含量超標、菌落總數超標或未取得進口備案資格等,對以上產品均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四)動植物產品
2011年,我局共檢驗檢疫進出境動植物和動植物產品5.45萬批27.12億美元,分別比2010年同期增長45.6%、38.4%。進境的主要農產品有:水果、糧食、木材、植物種苗、活動物、飼料、皮張、水產品、肉類等;出境的主要農產品有:水果、種苗花卉、家具、水產品、動物飼料等。
出境的動植物產品經過嚴格檢疫,合格率達99.98%。進境的動植物產品共檢出疫情和不合格情況5111批,比2010年同期增長25.2%,截獲各類有害生物1113批405種4840種次,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5.8%、8.0%、28.8%。其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222批37種376種次,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7.5%、19.4%、42.4%。
其中,水果進口1411批次,重量35258.85噸,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1.52%,78.68%。進口量較大的有越南水果、臺灣水果和菲律賓水果。其中,進口臺灣水果566批,重量6963.04噸,較上年同期增長32.86%、20.16%,占進口總量的19.75%。
肉類進口1042批44331.5噸,分別比去年同比增長883.0%、74.2%,主要品種為豬肉,其次為禽肉。共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陽性6批次(加拿大的凍豬肉4批次,巴西的禽肉制品1批次,西班牙的凍豬脂肪1批次),均按照有關規定監督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退運。
水產品進口1139批、2.4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比增長52.4%、26.3%,主要品種為魷魚、午仔魚、帶魚、蟹等,共檢出13批不合格,其中8批為孔雀石綠(均為臺灣冰鮮午仔魚),1批為甲醛,1批為副溶血性弧菌,1批為腐敗,2批為包裝標識不符,均按照有關規定監督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退運。
二、廈門局促進進出口商品質量提升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1年,廈門局圍繞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十二字”方針,嚴格執法把關,強化質量監管,運用多種手段提升質量再上新水平,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群眾切身利益采取了以下措施。
1.動員全社會關注質量工作。一是推動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在新聞媒體開辟省市區長談質量等專欄,發表省、市、區領導談質量論述、文章。每季度定期開展進出口商品質量狀況分析,積極推動廈門市政府率先全國設立出口商品生產企業質量提升獎。推進轄區6個農產品和2個工業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其中“廈門翔安胡蘿卜”和“漳州平和蜜柚”產區成為全國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二是實行企業分類與信用等級相結合的動態審核評定制定。應用企業誠信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企業電子信用檔案,實現在全省范圍內企業誠信信息共享。目前給予授牌的出口一類企業有115家,其中有6家企業被總局授予首批信用管理AA級企業,列全國檢驗檢疫系統前3位;三是加強認證監管,率先全國實施“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實驗室能力促進計劃”,出臺企業實驗室導則,組織百家企業進行能力驗證,對食品企業備案驗證實施電子監管,提升了對企業產品質量的科學監管水平。
2.嚴守質量安全底線。健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防范和科學處置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一是開展核輻射監測。去年3月,在全國口岸首次監測到來自日本的船舶核輻射嚴重超標,協助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進行妥善處置,維護了國門安全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二是積極應對“塑化劑”事件。臺灣“塑化劑”事件發生后,率先研發出可同時檢出22種鄰苯二甲酸酯的檢測方法,并牽頭制訂檢測行業標準,按照有關規定對檢測不合格食品進行銷毀或退運。三是監督抽查。加大對非法定檢驗檢疫商品特別是與消費者健康安全相關產品的監督抽查,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組織開展食品、農產品等重點、敏感出口商品生產企業的安全質量專項檢查。四是打擊違規違法行為。認真組織開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違規違法行為,與質監、公安等部門構建大稽查機制,出動1420人次檢查600多家企業,查處違法案件243起,打掉1個重大制售假證窩點、查獲假印章40多枚,發現各種假證信息一百多份,警方刑拘了1名違法分子。國務院“雙打”辦簡報,特別刊發了廈門局“雙打”工作經驗。
3.發揮職能優勢服務企業。一是培訓提高。義務性開展企業質量教育培訓,培訓企業人員2526人次,大大提升了企業質量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提高了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和質量管理水平;二是質量分析。通過召開各類質量分析會,會同相關企業進行技術攻關,幫助出口生產企業解決質量問題。三是便利化。根據企業質量管理水平變化,動態調整企業等級,給予不同的便利通關措施。同時在全國率先實施出口茶葉和蔬菜等食品分類管理,全面實現對進境肉類產品儲存冷庫的遠程監控。
4.以信息化手段創新質量監管。率先全國實行對100%進出口企業和進出口產品的電子監管,實現進出口產品質量監管要素(即法律法規、風險管理、標準規范以及企業誠信等諸要素逐一量化并形成為海量數據庫)和進出口企業的質量管理要素的100%電子化、100%受控,使進出口貨物監管工作和驗放環節全過程電子化,實現可快則快,該嚴則嚴。同時,總結近年來在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和自由裁量權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全面梳理檢驗檢疫工作風險和廉政風險,成功研發并運行電子監察系統,建立了事前預防、事中監督、事后追責相結合的新型內部管理模式,確保了質量監督執法的規范性。
去年以來,國務院先后批復實施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這對于進一步推進福建改革開放,加快實施質量強省、質量強市戰略,發動全社會更加重視質量,有效提升廈門檢區進出口產品質量,具有重大意義。我局將把落實《綱要》與實施海西發展規劃、推進廈門市“綜改”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支持推進地方經濟轉型發展,積極參與創新社會管理,著力先行先試,切實提高轄區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積累新經驗、做出新貢獻。
(廈門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