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激光釋放新光芒
——我國激光加工設備產業采訪記
□ 本報記者 徐建華/文
僅需20分鐘,就在一片16開書面大小的竹片上刻出千余字的《出師表》;女士面部的斑點,用它輕輕一點就在無痛中祛除……如同金庸筆下六脈神劍的無形劍氣一樣,神奇激光的魅力已經日漸深入普通消費者的生活。作為世界上最早掌握激光技術的國家之一,我國激光產業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激光產品已在國內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在產品質量、性能等方面初步具備了與國外大公司競爭的實力。
據了解,中國激光市場結構主要分為激光加工設備、光通信器件與設備、激光測量設備、激光器、激光醫療設備、激光元部件等。其中激光加工設備市場占據激光市場最大市場份額,發展速度最快,未來市場發展空間也最大。
激發新活力
我國激光加工設備產品的質量水平如何?有沒有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當聽到記者這個問題時,廣東東莞市澤恩德激光設備有限公司激光技術總監王建平并沒有立即回答。
從上研究生開始攻讀激光相關專業,畢業后從事激光加工設備的生產制造,到如今又開始接觸激光加工設備產品的銷售,王建平與激光加工設備打交道已經整整有10年時間。10年里,他去過歐洲考察,參加過業內展會,拜訪過武漢光谷,也經歷過轉型的陣痛。
“我們還是以目前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激光打標機為例,來看現在整個激光加工設備的現狀,可能會更直觀一些。”思考之后,王建平決定以小見大,從具體產品開始向記者介紹。
所謂激光打標機,就是利用激光束在各種不同的物質表面打上永久的標記。打標的效應是通過表層物質的蒸發露出深層物質,從而刻出精美的圖案、商標和文字。如常見的飲料包裝上,就有利用激光打標機打出的企業標志和產品名稱。
“激光打標是在激光焊接、激光熱處理、激光切割、激光打孔等應用技術之后,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型加工技術,是一種非接觸、無污染、無磨損的新標記工藝,這些年的發展勢頭很不錯,廣東東莞、深圳等地,就有很多生產這種設備的企業。”王建平說,不過無論是激光打標機,還是其他的激光焊接機、激光切割機,其實都是激光行業的低端產品,真正賺錢和象征技術的,是那些大型設備和針對具體行業應用的高端設備。
雖然出現了群雄并起的局面,可無論是產品品質還是價格,似乎更多的廠商還在走低端低價的市場競爭策略。“國內的激光打標機在應用方面和國外比,還是有一定距離的,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激光器本身的性能,國內在高端激光器研發生產應用方面還沒有成熟;二是配套自動化方面,這個主要是成本方面的考慮,不是做不到,而是沒有去做。”王建平說。
在王建平看來,造成目前現狀的另一個原因是標準的缺失,盡管全國光輻射安全和激光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激光材料加工和激光設備分技術委員會已經在深圳成立,很多激光設備的標準開始陸續出臺,但目前我國的激光打標機產品標準卻并未順利誕生,企業更多的是參照國外的一些標準。
增加內動力
據了解,激光加工設備系統基于不同的應用,包括激光熱處理機、激光切割機、激光打標機、激光刻章機、激光焊接機、激光打孔機和激光劃線機等,其中激光切割機、激光打標機所占市場份額較大。目前,激光加工設備中大功率光纖激光器使用比例在逐年提高。
近幾年,國內工業激光應用市場不斷擴大,激光加工領域不斷開拓,除了紡織、服裝等輕工業和汽車制造業、航空、動力和能源等重工業,正逐步向精細、微細加工集中,向電子制造業、集成電路行業、通信、機械微加工,以及醫療、牙科、美容儀器設備制造業等新興應用領域拓展。
“與國際上激光加工系統相比,我國的激光加工系統差距甚大,僅占全球銷售額的2%左右。所以我國激光加工設備行業仍屬于朝陽產業,其盈利狀況高于一般傳統企業。同時由于我國工業企業多以機械加工企業為主,因此激光加工設備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部分國內激光加工設備制造企業仍有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姓王的專家認為,隨著工業激光應用市場不斷擴大,將有效拉動激光加工設備的需求。
統計數據顯示,國內激光加工設備市場增長迅速,2010年,行業規模迅速發展,其增長維持在20%以上,市場規模突破55億元,2011年市場規模在60億元以上,激光加工設備市場呈現出穩定、高速增長的態勢。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激光加工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增速將超過20%,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130億元。
據了解,我國激光產業主要集中在武漢、深圳、上海、北京等地。其中武漢光谷,作為國內僅次于北京中關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區,激光產業相關企業達200多家,擁有華工科技、楚天激光等大批業內領軍企業,總收入超150億元,穩穩占據我國激光加工設備市場一半份額,成為我國激光產業最重的一極。
王建平認為,激光加工設備未來將會向高功率、高光束質量、高可靠性、高智能化和低成本方向發展。我國的激光加工設備產業一方面除了要不斷提高自主創新水平、朝高端設備邁進之外,另一方面還有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并購潮,產生更多大規模的企業,帶領全行業發展。《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