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磊 張 純 錢炳江
相關鏈接
在橫亙千古的巨龍長江下游,六朝古都的南京,有著一類開放口岸——南京港和空港口岸。南京港具有承啟東西、呼應南北的獨特區位優勢,轄區范圍208公里(其中北岸岸線長110公里,南岸岸線98公里),擁有生產性泊位257個,包括萬噸級泊位44個,是長三角地區能源、原材料等戰略物資海進江中轉體系和長江中上游地區江海物資轉運體系的重要節點。空港口岸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擁有通往54個國內主要城市、20個國際和3個地區城市的130余條航線,年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1300萬人次,運營的國內外航空公司包括新加坡航空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韓國韓亞航空公司、中華航空公司等25家。在核泄漏事故、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查加斯病(克氏錐蟲感染癥)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斷發生、并肆虐全球的當今,守護好國門的衛生安全成為南京衛生檢疫人苦并快樂的緣由,他們樂此不疲,日夜守護著南京口岸。
錨地登輪檢疫
水痘事件處置
保障骨髓血出境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又是六朝古都南京的6月,好消息傳來——繼南京檢驗檢疫局在去年年底順利通過江蘇檢驗檢疫局組織的空港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建設樣板考核后,又順利通過港口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建設樣板考核,成為全省首個海港、空港綜合型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建設樣板!南京口岸的健康守護者們——一群平均年齡35歲的衛生檢疫人相互擁抱著,哭了,笑了!秉承南京局局訓“責鼎承業,和合致遠”,這一群年輕的衛生檢疫人經歷了多少風雨洗禮已經數不清了,但矢志不渝、攻堅克難,持續提升口岸衛生檢疫核心能力,保障口岸的健康安全是他們一如既往的追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3年來,在南京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顧華豐多次親臨口岸一線現場辦公的強力推動下,曾經是望眼欲穿,卻又不敢奢望的多種昂貴的衛生檢疫查驗設備,如車載式放射性檢測儀、通道式放射性檢測儀、放射性表面污染檢測儀、化學因子快速檢測箱、便攜式中子檢測及γ能譜儀、化學因子快速檢測器、登革熱快速檢測試劑盒、生物安全柜、核輻射廢物收納器、防化應急救援箱等價值數百萬元的儀器、設備不斷充實到了口岸衛生檢疫工作一線。為了盡快熟練地掌握并應用這些新設備、新儀器,他們建立了衛生檢疫月講壇制度,開始多層次、全方位的培訓和能力提升。現在的他們都熟練掌握了這些新設備、新儀器的理論和現場使用,不僅絲毫不影響通關速度,還經常得到了出入境人員、貨主及代理的交口稱贊。衛生檢疫骨干、儀器使用的年輕專家胡學鋒說:“這幾年,局內培訓和交流讓我受益匪淺,勝讀十年書!”
他們創新聯防聯控工作方式,提高口岸健康守護工作的地方關注度。分別與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檢驗檢疫局動植食中心、江蘇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南京市公安局、衛生局、環保局及口岸多家聯檢單位等建立了協作機制,并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聯合加強應急演練,以演練促實戰技能的不斷提高,實現來則戰、戰必勝。南京市衛生局應急辦陸小軍主任如是評價,“和南京檢驗檢疫局的合作是務實、高效的,體現在這幫衛生檢疫專業的小伙子身上,他們的業務技能實在是高,是他們實現了檢地雙方傳染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聯動和雙贏。”
他們創新檢疫查驗工作模式,實施“癥狀監測-醫學排查-應急響應”的口岸傳染病防控模式、“衛生許可-過程控制-分級管理-責任追究”的口岸衛生監督模式、“檢疫監測-結果判定-快速聯控”的口岸核生化有害因子監測模式。2011年3月,日本發生核泄漏事故后,他們24小時工作在口岸,通過這些創新的工作模式來確保入境人員、集裝箱、貨物和交通工具的放射性安全。他們檢出2名入境人員、1件旅客攜帶物、5批次6個集裝箱、2批次貨物放射性超標,其中空港口岸入境鉭鈮礦放射性超標系全國首次。他們的精彩“表現”受到了國家質檢總局、江蘇檢驗檢疫局的多次好評,國家質檢總局還2次就他們檢出的入境礦產品放射性超標專門發布了警示通報。
他們創新重大活動口岸衛生檢疫保障制度,實施“風險分析+分類分級監管”的三類三級管理。對要客專、包機,VVIP貴賓接待室,簽約指定供應的航空配餐公司、飲用水供應單位,簽約住宿、就餐的酒店等實施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駐廠、駐店、駐點監管;對國際航行交通工具,未簽約的餐飲、食品經營單位,航站樓內公共場所服務單位等實施在日常分級管理的基礎上,增加監督頻次,加大抽樣檢驗數量;對單位食堂等基礎保障單位實施常規監管。監督科科長晏世武坦言:“衛生保障模式的創新有效地提升了監管成效,還較好地解決了口岸衛生檢疫專業人員數量不足的困難。”
事件回顧
2011年4月27日下午13時25分,某集裝箱班輪靠泊南京龍潭港。該輪于4月20日由日本大阪出發到神戶,21日抵達名古屋,22日由橫濱起運南京。檢疫科王翔科長及金俊登輪實施入境衛生檢疫,并按規定進行放射性監測。13時50分,發現一個集裝箱頂部部分區域放射性劑量當量率初篩多處出現實測值超過本底值3倍以上,最高實測值1.01uSv/h,本底值為0.07uSv/h,扣除本底值之后的最高值是本底值的13.4倍,屬放射性超標!
王翔科長迅速采取措施,組織設立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靠近船舶,暫停簽發“船舶入境檢疫證”。隨后,南京局主動與南京市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管理中心聯系,該中心兩位專家攜帶多種放射性監測儀趕往龍潭港,與口岸現場衛生檢疫人員匯合,組成工作小組,對放射性超標集裝箱頂部使用多種放射性檢測儀實施復測。確定部分區域β射線放射性超標,最高實測值為0.93 Bq/cm2,本底值為0.35 Bq/cm2,最高值扣除本底值后為本底值的1.66倍,確認為放射性超標!
工作小組對放射性超標部位實施了洗消,之后再次進行放射性復測,確認箱頂各部位放射性達到環保部門要求,洗消效果良好,船舶安全、衛生狀態,簽發“船舶入境檢疫證”,通知船方上下人員、卸貨。
案例評析
這是日本核泄漏后在南京口岸第一次發現來自日本貨物放射性超標的案例,在敲響警鐘引起大家更加重視放射性監測工作的同時,整個處理過程也為以后工作中發現類似事件的處理起到很好的借鑒和參考的作用。由于放射性監測工作措施得力,成效顯著,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對南京局衛生檢疫人員檢測來自日本船舶核輻射工作過程做了專程現場采訪,并在4月1日播出。這既在全國范圍進行了規范的放射性防護及檢測知識的宣傳,讓全國人民對核輻射更深層次了解,減少核泄漏導致的恐慌情緒,又對口岸檢驗檢疫工作進行了一次很好的宣傳,提高了衛生檢疫的形象和地位。
典型案例1 檢出入境集裝箱放射性超標案例
典型案例2 妥善處置一起罕見的入境船員群體聚集性水痘疫情
事件回顧
2012年5月31日上午9時,南京局港口辦事處接到船舶代理電話,告之某外輪船長反映一名外籍船員感覺異樣,有皮膚異常表現等情況。港口辦事處隨即開展風險分析,啟動應急預案,安排實施錨地檢疫。11時20分,衛生檢疫人員赴錨地登輪進行衛生檢疫,先后審核了相關證書,查驗了醫學日志、航海日志,開展了醫學巡查、流行病學調查。該船共有18名船員,都是外籍,其中3人面部皮膚有異常表現,其中一人癥狀嚴重,全身大面積起皰疹,部分皮膚呈現化膿潰爛,其他兩人有類似癥狀,但皰疹數量少,發病皮膚面積小。結合癥狀、體征及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衛生檢疫人員初步判斷患者為疑似水痘。鑒于患病癥狀嚴重,為最大限度挽救其生命、減少后遺癥,衛生檢疫人員立即將他們移送屬地醫院救治。
12時,4名衛生檢疫人員組成聯合調查組再次登輪,對15名同船密切接觸的船員進行了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15名船員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無皰疹、發熱等異常癥狀。同時,衛生檢疫人員對全船環境衛生和食品衛生進行了監督、采樣,對醫學媒介生物進行了現場監測;對全部船員集中進行了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要求船方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船員要注意個人衛生,最大限度地減少與患病船員接觸,不準登陸下地,避免疾病傳播擴散;要求船舶代理密切關注船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出現異常,及時報告檢疫人員;安排衛生處理人員對船員的宿艙、過道、甲板及舷梯、廚房、衛生間、垃圾廢棄物等場所、物品和空氣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13時30分,屬地醫院確診3名船員為水痘,衛生檢疫人員又及時與地方衛生部門聯系,確保3名患者順利進入傳染病定點醫院治療。16時20分,現場應急處置完畢,在船方及代理出具了遵守相關規定的保函后,衛生檢疫人員同意該船靠泊碼頭實施卸貨,并對該船靠港期間實施全程檢疫監管,直至該船離開南京港。南京局又專門電話通告該船停靠下一港的檢驗檢疫機構,做好監管交接。
案例評析
水痘傳染性強,最長潛伏期為15天左右,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敗血癥、肺炎、水痘腦炎等并發癥。入境船員發現水痘的個案有報道先例,但入境船員群體聚集性水痘疫情甚為少見。船員群體聚集性水痘疫情不僅對船員健康影響大,更可能對口岸人群健康產生嚴重威脅,乃至引起地方暴發性疫情。本次疫情事件的應急處置恰當、準確,在不耽誤船方平安順利作業的同時,有效防止了急性傳染病傳播、擴散的可能,阻止了輸入性傳染病的傳入,保障了外籍船員和南京港區人員的健康安全。
典型案例3 嚴查遠洋船員持假“健康證”案
事件回顧
2012年3月3日20時,某外輪靠泊南京新生圩港,南京局衛生檢疫人員登輪實施衛生檢疫,發現兩名船員的“健康證”分別將于3月7日、3月31日到期。為此,衛生檢疫人員要求上述兩名船員盡快到江蘇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體檢,確保持有有效的“健康證”。
3月4日10時,代理電話通報衛生檢疫人員,稱上述兩名船員已持有某直屬檢驗檢疫局3月1日簽發的“健康證”。經檢疫人員查驗,發現兩本“健康證”有疑點,結合上述兩名船員3月1日正在國際航行途中,沒時間體檢的客觀事實,初步認定兩本“健康證”存在造假嫌疑,衛生檢疫人員對“健康證”實施了暫扣。
3月5日9時,經與某直屬檢驗檢疫局聯系確認,無上述船員有效的相關體檢記錄,證書及使用的印章和醫師簽名均系偽造。隨后,南京局執法人員對船公司和船員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沒收假證書。船公司和船員都嚴肅認識到錯誤,寫了檢討書。因違法行為發生在異地,南京局及時將案件移送某直屬檢驗檢疫局。同時要求兩名船員到江蘇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進行健康檢查,在取得有效“健康證”后隨船離境。
案例評析
“健康證”是證明出入境人員健康檢查合格的重要憑證。遠洋船員持假健康證的行為,嚴重影響口岸正常的出入境人員傳染病監測,擾亂了衛生檢疫工作秩序,給傳染病通過口岸傳入傳出留下重大隱患。為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南京局加大口岸衛生檢疫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對持假或無效“健康證”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證了口岸傳染病監測工作質量。
典型案例4 成功處置某國總理包機發現死鼠事件
事件回顧
2010年4月26日,某國總理專機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順利降落,南京局根據預先的接待方案給予了禮遇。在地方政府舉行的歡迎儀式過后,衛生檢疫人員按照工作流程對飛機實施登機檢疫,機上人員健康狀況良好、客艙衛生合格、食品衛生合格、檢查盥洗室衛生合格,艙內未見蟲、鼠的活動跡象。但在細致檢查飛機起落架艙時,衛生檢疫人員在艙口位置發現死鼠一只。隨后立刻按照有關要求將死鼠采樣、封存并送往江蘇檢驗檢疫局國家級醫學媒介生物重點實驗室進行種屬鑒定和傳染病病原體檢測。
隨后,衛生檢疫人員立即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案,關閉艙門,粘貼封條,停止卸貨;與該航班的負責人進行溝通,詢問專機的人員和行李貨物情況;仔細檢查發現死鼠的起落架艙,并且重復巡查了客艙的衛生情況,確認客艙和起落架艙無其他任何鼠跡。再者,衛生檢疫人員通過與飛機機械師的溝通了解到,起落架艙和貨艙、客艙之間處于完全隔絕的狀態,無任何聯通管道,鼠類不可能在三艙之間活動。
出于慎重起見,衛生檢疫人員又提出三項處置要求:一是停止一切貨艙的人員活動和卸運,等待后續處理。二是對貨艙進行全面檢查,嚴查鼠跡。三是專機晚間停靠期間,客艙所有人員撤離,對客艙進行鼠跡活動監測,鋪灑干粉劑,布置鼠籠、鼠夾和粘鼠板,實施鼠密度監測和防控。結果表明一切無異常后,同意該航空器恢復正常航程。
案例評析
雖然此次事件涉及的人物層次級別高、時間緊、壓力大,但南京局處置圓滿、妥當。在專機上發現死鼠后,對整個航空器實施鼠患監測要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如何在做好外事保障的同時進行有效處置是個難題。南京局的處置經過既實現了履職盡責,又避免了在外事活動中處于被動地位,該國駐廣州總領館官員對事件的處理過程表示非常滿意,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