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下午,邢臺市隆堯縣京隆糧油有限公司王經理向邢臺市"計量服務110"求助,稱其120噸電子汽車衡突然出現故障,數據不準,誤差比較大,致使向寧晉玉峰集團出售的6000噸玉米不能過秤,急需修檢。服務中心立刻通知正在該縣檢定汽車衡的技術人員,三名技術人員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進行搶修。經檢測該電子汽車衡由于限位卡住,傳感器受潮導致數據失真,10噸差幾十公斤,檢定人員冒著酷暑經過4個多小時的調修、檢定,終于排除了故障。這已是當天邢臺市第3家接受計量檢定的糧食收購企業。
又逢糧食收購季節,為防止計量器具失準,給供銷雙方帶來損失,邢臺市質監局計量所出臺四項措施,確保夏糧收購公平公正。一是建立全市夏糧收購點在用計量器具監督檢查機制,深入收購點對在用計量器具的使用情況進行巡查,技術人員對衡器的操作、使用及日常維護保養進行現場詳細指導,并幫助一些大型糧庫完善計量管理制度;二是抽調素質過硬的計量檢定人員對全市40余家夏糧收購站點用于收購的在用衡器、糧食水分測試儀等計量器具進行統一檢定,確保檢定后合格率達到100%;三是建立夏糧收購計量服務應急預案,對各收購點開通"計量服務直通車",全天候為糧站服務,計量器具出現問題,專業技術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幫助調修;四是開展夏糧收購點計量專項檢查,采取現場檢定、現場維修等措施,確保在用臺秤全部經檢定合格后再投入使用。對經過檢定合格的加貼檢定合格證,發放檢定證書,并標明檢定有效日期。并張貼計量知識,公布舉報投訴電話,技術人員還指導農民兄弟怎樣分辨"鬼秤",讓"糧耗子"無計可施。
"我們絕不會給'糧耗子'留下任何可鉆的空子!"邢臺市計量所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糧耗子"是雙向的,有的糧企是"被作弊"。他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去年任縣一糧食收購站在收到賣糧人宋某的糧食時,該站工作人員老劉感覺情況有點異樣,憑經驗宋某的糧食重量明顯不對。為了不影響后邊交糧的群眾,老劉經得站領導和宋某同意后,讓宋某將糧食單獨存放,說好兩天后再來取糧款。事后經重新稱重,當時宋某3680公斤的糧食實際顯示為3200公斤,前后相差480公斤。為保險起見,利用中午休息的空當,該站向邢臺市計量所打了求助電話。
接到求助電話,邢臺市計量所當即安排附近正在執行檢定任務的檢驗人員到糧站去看一看。檢驗人員在簡單詢問了情況后,立即開始了檢定工作。經過近4個小時的緊張檢定,終于發現是電子汽車衡被人加裝了遙控接收器(被賣糧的人故意安裝的干擾電子器件,操縱者可控制電子秤顯示的數據,隨意增加重)。檢驗人員當場予以拆除。
在做好計量器具檢定工作的同時,該所技術人員還提醒客戶在使用汽車衡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勤檢查,最好在每天使用汽車衡之前檢查傳感器、接線盒有無異常;二是要勤防范,比如把稱重顯示器四周用膠帶或封條封住;三是發現電子汽車衡異常時,要保護好現場,并及時向當地計量檢定部門報告。
目前,該所已對全市40余家糧食收購企業的計量器具進行了檢定,調修6臺。40余家進行糧食收購的企業,都已為農民備好了"公平秤",確保農民賣上"放心糧"。(李院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