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質監抓標準化戰略落實
促經濟轉型升級 保民生安全
汕頭市質監局將實施標準化戰略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抓手,取得明顯成效,并得到市委書記李鋒同志的充分肯定。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抓標準化戰略機構、制度的建立和運行。推動建立了以分管工業和農業的副市長掛帥,質監、科技、農業、財政、等13個部門組成的標準化戰略和農業標準化聯席會議制度;先后制定了《汕頭市實施技術標準戰略的意見》、《汕頭市技術標準戰略“十二五”規劃》和《汕頭市農業標準化“十二五”規劃》等制度和政策;建立了由89位標準化專家組成的集群產業尖端人才庫,為企業提供標準查詢服務,對300多家企業開通網上免費標準查詢,培訓標準化人才3860人次。
二是抓標準制修訂、平臺的建設。全市積極組織科研機構、產學研一體化的企業和上市公司,承擔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到目前為止,成功承擔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和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9個;58家企事業單位承擔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省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主要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省地方標準185項;358項發明使用專利已轉化為各級各類標準。如廣東金剛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報近20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轉化為標準,有的已上升為國家標準;再如廣東金明塑膠設備有限公司擁有的67項技術專利,轉化為標準,制定了《薄膜吹塑機組》等企業產品標準6項;使科技成果迅速轉為產業化。
三是抓企業“聯盟標準”制定和實施,促進產業集群的形成、發展和轉型升級。對初級農產品、玩具、日用塑料、牙刷、光碟、文具、內衣、化妝品等專業鎮,制定、發布、實施企業聯盟標準25項;通過實施企業聯盟標準,建立“澄海玩具標準化示范區”和“潮陽谷饒鎮針織內衣標準化示范區”,金平區鮀蓮街道水產專業鎮、峽山文具專業鎮。截至目前,該局累計獲得“廣東省名牌產品(工業類)”51家企業64個產品。
四是抓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創建,從技術標準上保障企業轉型升級。目前,該市廣東黑牛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廣東南洋電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大印象(集團)有限公司、汕頭市文武實業有限公司等25家企業通過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的確認,分別獲得國家“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4A、3A級稱號,獲得3A級稱號。
五是抓企業產品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生產。 根據全市外向型經濟的特點,根據國家的法規和政策規定,針對產品出口國的執行標準,直接引用和部分引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確保全市出口產品的安全。
六是抓農業標準化工作落實,保障民生安全。在市農業標準化聯席會議領導下,制訂了市級農業地方標準236項,創建71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其中國家級4個、省級34個、市級33個),省級實施標準化管理農產品批發市場示范項目1個,通過良好農業規范(GAP)認證企業1個。實施標準化管理的農業生產面積累計約7000公頃,達到本地同種或同類產品種植或養殖面積的60%以上;累計新增社會經濟效益近6億元。這些標準包括了全市特色農業的產品,產中、產后等生產環節的標準體系,從源頭上保障了市民食用蔬菜、水果、水產品的質量安全。獲得“中國名牌農產品”1件,獲得“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14件。
(汕頭市質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