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喊破嗓子 更要干出樣子
上海市質監系統認真履職不斷提升自身形象
□ 本報記者 霍一夫
今年以來,上海市質監系統在認真履職上尋求突破口,不僅喊破嗓子,更要干出樣子,在開展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和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治理活動中,沉下心去,撲下身子,讓社會各界看到了質監系統服務熱情、執法辛勞、維權真誠、檢驗公正的質監新形象。
去年以來,上海市質監系統全面加強風險管理,在建立10項工作制度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查漏補缺,相繼處置了上海水表超差事件、地鐵電梯停運事件、節能燈電磁輻射超標事件、光明優倍牛奶混入堿水等多起突發事件,通過前3個階段的排查整治工作,排查出主要問題312項,道德領域風險排查出29項風險點,明確了對重點產品、重點企業、重點區域的安全隱患,重點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等加強監測。
6月27日下午,上海市質監局輿情監測獲知光明優倍乳混入堿水后,迅速啟動相關預案。局長黃小路連夜指揮處置,要求各部門按照“五個最嚴”的工作理念和市政府領導的指示開展處置工作,并對現場調查、抽樣檢測、危害性技術分析、事故原因分析、消費者咨詢申訴、消費警示和信息發布等做出部署。閔行區質監局立即趕赴光明乳品二廠進行現場調查,查清事實和原因,收集并固定第一手證據。同時立即組織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抽檢相關產品。并向社會發布事件信息,因光明公司短時內不能查明受污染產品的流向,上海市質監局再次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市民停止食用6月25日生產的950mL優倍牛奶。
通過行政執法調查、產品檢測、技術分析、消費警示、信息發布、約談企業負責人和情況報告等措施,迅速扭轉了被動局面,成功地處置了該事件。
“打回潮”專項行動是自2011年開展“打違除患”食品專項行動以來,繼續對違法生產食品行為保持高壓態勢的又一次專項行動。上海市一些食品生產企業,由于不能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被吊銷或注銷了食品生產許可證,上海市質監局對196家被逼退的不能持續保持生產許可條件的企業進行了暗訪排摸、梳理整治。
6月24日上午,專項行動突擊檢查了位于閔行區七莘路412號的上海佳寶食品有限公司閔行分廠(該公司食品生產許可證于今年5月7日被注銷)。現場檢查發現,上海佳寶食品有限公司存在食品生產跡象,冷凍庫內發現大量無生產日期的半成品和過保質期速凍食品。執法人員查閱了該公司的財務賬冊和生產銷售記錄憑證,并在兩天的持續檢查中還發現了該公司的兩個外借冷庫,發現了大量的過保質期和無證食品。
本次突擊檢查行動進一步表明,采取突然檢查的監管模式,與期間采取的錯時監管、交叉監管等監管模式一樣,在“打違除患”期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隨著城市經濟建設的發展,目前,上海市電梯總量已達14.9萬臺,躍居世界城市之首。位于中心城區的長寧區,現有在用電梯7304臺,其中居民小區使用15年以上的住宅電梯有359臺。隨著住宅電梯的“老齡化”,各種電梯安全問題和矛盾不斷顯現,不僅給居民的安全出行帶來了威脅,也成為電梯安全監察工作的難點。
長寧區質監局通過細致工作,梳理出四大風險,一是15年以上住宅乘用電梯成為安全隱患的“積聚點”;二是地鐵、機場、主要商場自動扶梯成為安全事故的“突發點”;三是商務區、居民區的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成為安全問題潛在的“發酵點”;四是無證上崗作業人員成為安全隱患的“頻發點”。為解決這些“燃眉之急”,長寧局牽頭組織,并會同區房管局、區財政局等部門,為多個居民區近20臺存在安全隱患的“老齡”電梯協調解決維修資金難落實的問題,并陸續開展了145臺住宅電梯的安全節能風險評估工作,其中95%以上的電梯完成了安全隱患整改,在此基礎上,制定的《長寧區消除住宅電梯安全隱患暫行辦法》,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直接依據。
大排查帶來了早預警。在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中,共發現并解決各類風險隱患2207個,共立案查處食品生產領域違法行為115起,移送公安機關兩起,吊銷了3家企業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整治中,對兒童玩具、農藥等14項產品開展了質量安全風險監測,排查出質量安全風險110項,對全市7家從事大型游樂設施生產和65家運營的特種設備安全單位進行全面監督檢查,發現并查處了5臺非法制造的大型游樂設施。同時,對全市240家起重機械制造、安裝、改造、維修單位進行全面檢查,對292臺300噸以上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實行全過程監管。
上海市質監系統在道德領域排查出29項風險點,主要集中在權力行使、資金管理、人員管理和思想意識等方面。上海局黨委將廉政風險管理作為隊伍建設和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治理的切入點,采取前期預防、中期監控和后期處置等防控措施,及時發現和解決隊伍建設中的風險,提升了全系統干部職工服務大局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應急處置能力、科學管理能力。浦東、靜安、長寧三區還被上海市文明委推薦并列為國務院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治理區域。
《中國質量報》